[发明专利]大变倍比强透雾的高清连续变焦镜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118539.7 | 申请日: | 2017-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5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平;尹邦雄;郑德键;康哲恺;张清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5/173 | 分类号: | G02B15/173;G02B7/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郭东亮 |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变倍 强透雾 连续 变焦镜头 | ||
1.一种大变倍比强透雾的高清连续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中沿光线从左往右入射方向依次设置有光焦度为正的前固定组A,光焦度为负的变倍组B,光焦度为正的补偿组C,可变光阑D,光焦度为正的后固定组E,所述前固定组A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由负弯月透镜A1和双凸透镜A2密接的第一胶合组、平凸透镜A3及正弯月透镜A4;所述变倍组B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双凹透镜B1、由双凸透镜B2与双凹透镜B3密接的第二胶合组;所述补偿组C包括由双凹透镜C1和正弯月透镜C2密接的第三胶合组;所述后固定组E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双凸透镜E1、正弯月透镜E2、由双凸透镜E3和双凹透镜E4密接的第四胶合组、双凸透镜E5、由负弯月透镜E6和正弯月透镜E7密接的第五胶合组;所述前固定组A与变倍组B之间的空气间隔是2.8~72.7mm,变倍组B和补偿组C之间的空气间隔是56.0~24.0mm,补偿组C和后固定组E之间的空气间隔是38.4~3.9mm;所述第一胶合组和平凸透镜A3的空气间隔是0.2mm,所述平凸透镜A3和正弯月透镜A4之间的空气间隔是0.2mm;所述双凸透镜E1和正弯月透镜E2之间的空气间隔是0.2mm,所述正弯月透镜E2和第四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是3.4mm,所述第四胶合组和双凸透镜E5之间的空气间隔是18.5mm,所述双凸透镜E5和第五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是0.2mm,所述第五胶合组和滤色片E8之间的空气间隔是5.3mm;所述镜头的焦距为15mm~3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变倍比强透雾的高清连续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机械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前固定组A、变倍组B、补偿组C、可变光阑D、后固定组E的镜框、调焦组件、变焦组件、调光组件、滤色片切换组件以及相机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变倍比强透雾的高清连续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包括主镜筒,所述主镜筒的前段内壁设置有调焦镜筒,所述前固定组A设置在调焦镜筒内并经A片压圈压紧,所述由负弯月透镜A1和双凸透镜A2密接的第一胶合组与平凸透镜A3之间设置有BC隔圈,所述平凸透镜A3和正弯月透镜A4之间设置有CD隔圈;所述主镜筒的后段内壁设置有变焦凸轮,所述变焦凸轮内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变倍移动座和补偿移动座,所述变倍移动座与补偿移动座之间通过导杆连接,变倍移动座和补偿移动座上设置有以利滑行的滑套,变倍移动座的内壁设置有变倍组镜筒,所述由双凹透镜B1和双凸透镜B2与双凹透镜B3密接的第二胶合组设置在变倍组镜筒内并用E片压圈压紧;所述补偿移动座的内壁设置有补偿组镜筒,所述由双凹透镜C1和正弯月透镜C2密接的第三胶合组设置在补偿组镜筒内并用I片压圈压紧;所述主镜筒的后端连接有后组接筒,所述后组接筒的内壁设置有后组镜筒,所述后固定组E设置在后组镜筒内并用J片压圈压紧,所述双凸透镜E1和正弯月透镜E2之间设有JK隔圈,所述正弯月透镜E2与由双凸透镜E3和双凹透镜E4密接的第四胶合组之间设有KL隔圈,所述由双凸透镜E3和双凹透镜E4密接的第四胶合组与双凸透镜E5之间设有MN隔圈,所述双凸透镜E5与由负弯月透镜E6和正弯月透镜E7密接的第五胶合组之间设有NO隔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变倍比强透雾的高清连续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组件包括调焦齿轮、调焦电位器、调焦微动开关以及调焦电机,所述调焦齿轮安装在主镜筒前段外侧,所述调焦电位器、调焦微动开关以及调焦电机均安装在主镜筒上,调焦电位器上设置有调焦电位器齿轮,调焦电机上设置有调焦电机齿轮,所述调焦电机齿轮与调焦电位器齿轮分别与调焦齿轮相啮合,所述调焦齿轮内装配调焦导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85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