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统煮制锅和滚筒式炒锅的优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6957.2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3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英县东创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5/10 | 分类号: | A23L5/10;A23P3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9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统 煮制锅 滚筒 炒锅 优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机械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食品在煮制和卤制过程中有搅拌要求的食品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煮制锅在煮制过程中锅体内的食品都处于静止状态。食品在锅体内受热不均匀,容易造成与锅体表面接触的食品温度高,远离锅体表面的食品温度低,造成食品熟化程度不一致、口味不一致的问题。食品煮制完成后人工出料劳动强度大,生产人工成本高,工作环境差;传统滚筒式炒锅输出食品时,食品固形物和汤液只能一同倒出,无法将食品固形物和汤汁分离,重新加热造成能源浪费,且锅体不承压,无法高于100℃煮制。锅体上也没有测温传感器,无法对锅内温度自动测温和控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煮制锅和滚筒式炒锅在使用中存在的弊端,而提供一种传统煮制锅和滚筒式炒锅的优化设备,是在可以转动的锅体上设计安装搅拌装置、出料装置、测温传感器,利用动力将被处理食品搅拌均匀,使被加工的食品受热均匀,着色、煮制均匀,食品加工完毕后,转动锅体可以实现自动出料,测温传感器测温以实现自动控温,从而实现受热均匀、口味均一、自动出料、自动控温的目的。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安全实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传统煮制锅和滚筒式炒锅的优化设备,包括锅体、锅门、支架,所述的锅体的一端安装在前托轮装置上,锅体的前端设有锅门,锅门安装在开门装置上,开门装置安装在支架上,锅体的另一端设有后轴,后轴通过后轴承座设置于支架上,后轴上设有旋转密封装置,锅体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出料装置和搅拌装置。
所述的出料装置是沿着与锅体轴线方向形成夹角的固定设置,出料装置上设有圆孔或长条状孔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的过滤孔。
所述的出料装置的靠近锅门端的外沿与锅口基本齐平。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锅体上安装搅拌装置、出料装置、测温传感器,使食品在煮制过程中,搅拌装置自动搅拌食品和汤液,使食品和汤液受热均匀,口味一致。锅体顺时针转动可自动输出食品,食品固形物和汤液分离,食品固形物输出,汤液留在锅体内。锅体承压设计,工作过程锅体封闭,可以高于100℃煮制,减少热量和蒸汽的散失,锅内液位浅,热分布均匀性好,有助于提升煮制食品的品质。且自动出料、自动控温,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安全实用。可广泛应用于食品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前45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后45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后45度整体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5出料装置过滤孔示意图;
图中:1开门装置2锅门3前托轮装置4锅体5出料装置6锅底阀7后轴8管路9后轴承座10大齿轮11小齿轮12后轴连接盘13减速机14后轴旋转密封装置15称重装置16支架17测温装置18加热夹套19搅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英县东创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英县东创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6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盘式抛丸机
- 下一篇:一种麦芽糖红豆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