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6553.3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6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新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徐文欣;吴敏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器件 及其 形成 方法 | ||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包括密集区和稀疏区;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一鳍部组、第二鳍部组和伪鳍部,第一鳍部组位于半导体衬底稀疏区上,第二鳍部组位于半导体衬底密集区上,第一鳍部组和第二鳍部组均包括若干本征鳍部,密集区本征鳍部的排列密度大于稀疏区本征鳍部的排列密度,所述伪鳍部分别位于第一鳍部组两侧、第二鳍部组两侧、以及稀疏区相邻的本征鳍部之间;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一隔离层,第一隔离层覆盖伪鳍部的部分侧壁和本征鳍部的部分侧壁;去除伪鳍部,在第一隔离层中形成第一槽;在所述第一槽中形成第二隔离层。所述方法提高了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是现代集成电路中最重要的元件之一。MOS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包括:半导体衬底;位于半导体衬底表面的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包括:位于半导体衬底表面的栅介质层以及位于栅介质层表面的栅电极层;位于栅极结构两侧半导体衬底中的源漏掺杂区。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平面式的MOS晶体管对沟道电流的控制能力变弱,造成严重的漏电流。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 FET)是一种新兴的多栅器件,它一般包括凸出于半导体衬底表面的鳍部,覆盖部分所述鳍部的顶部表面和侧壁的栅极结构,位于栅极结构两侧的鳍部中的源漏掺杂区。
然而,现有技术中鳍式场效应晶体管构成的半导体器件的性能仍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以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包括密集区和稀疏区;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一鳍部组、第二鳍部组和伪鳍部,第一鳍部组位于半导体衬底稀疏区上,第二鳍部组位于半导体衬底密集区上,第一鳍部组和第二鳍部组均包括若干本征鳍部,密集区本征鳍部的排列密度大于稀疏区本征鳍部的排列密度,所述伪鳍部分别位于第一鳍部组两侧、第二鳍部组两侧、以及稀疏区相邻的本征鳍部之间;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一隔离层,第一隔离层覆盖伪鳍部的部分侧壁和本征鳍部的部分侧壁;去除伪鳍部,在第一隔离层中形成第一槽;在所述第一槽中形成第二隔离层。
可选的,还包括:在形成第一隔离层之前,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附加鳍部;所述本征鳍部和伪鳍部均为初始鳍部;附加鳍部和初始鳍部构成若干分立的鳍部环,在各个鳍部环中,初始鳍部相对排布,附加鳍部相对排布,附加鳍部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初始鳍部连接;初始鳍部的排列方向垂直于初始鳍部的延伸方向,附加鳍部的排列方向平行于附加鳍部的延伸方向;所述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还包括:形成所述第一隔离层之后,第一隔离层还覆盖附加鳍部的部分侧壁;在去除所述伪鳍部的过程中去除所述附加鳍部,在第一隔离层中形成第二槽;形成第二隔离层后,第二隔离层还位于第二槽中。
可选的,所述初始鳍部等距排列。
可选的,形成所述若干鳍部环的方法包括:在所述半导体衬底密集区和稀疏区上形成鳍部材料层;在密集区和稀疏区的鳍部材料层上形成多个分立的牺牲层;在所述牺牲层的两侧侧壁形成第一侧墙,在形成第一侧墙的过程中,在牺牲层的两侧侧壁形成第二侧墙,第二侧墙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第一侧墙连接,第二侧墙和第一侧墙呈环状结构;形成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后,去除牺牲层;去除牺牲层后,以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为掩膜刻蚀鳍部材料层,在半导体衬底密集区和稀疏区上形成若干鳍部环;以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为掩膜刻蚀鳍部材料层后,去除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
可选的,形成所述第一隔离层的方法包括: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伪鳍部、第一鳍部组和第二鳍部组上形成第一隔离材料层;回刻蚀部分第一隔离材料膜,使第一隔离材料层形成所述第一隔离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新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新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65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