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粒子穿墙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6164.0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5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邓中亮;张书楠;苏洋;付潇;王翰华;刘雯;李晶;邢华帅;姚喆;冷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70 | 分类号: | G06T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3 | 代理人: | 项京,马敬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子 穿墙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粒子穿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粒子移动前所处位置在地图中的第一坐标点和移动后所处位置在所述地图中的第二坐标点;
根据所述第一坐标点的坐标值和预设公式,确定所述第一坐标点在预先生成的网格矩阵中对应的第一网格;并根据所述第二坐标点的坐标值和所述预设公式,确定所述第二坐标点在所述网格矩阵中对应的第二网格;其中,所述网格矩阵是将所述地图划分为多个网格得到的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网格和所述第二网格的连线在所述网格矩阵中是否经过墙线段网格,判断所述粒子是否穿墙,其中,所述墙线段网格是所述网格矩阵中预先标记的网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网格和所述第二网格的连线在所述网格矩阵中是否经过墙线段网格,判断所述粒子是否穿墙,包括:
在所述第一网格和所述第二网格的连线,所经过的网格的矩阵元素值中存在等于所述墙线段网格的矩阵元素值时,确定所述粒子穿墙;
在所述第一网格和所述第二网格的连线,所经过的网格的矩阵元素值中不存在等于所述墙线段网格的矩阵元素值时,确定所述粒子未穿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判断所述粒子是否穿墙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地图划分为多个网格,得到所述网格矩阵;
确定墙线段在所述网格矩阵中对应的所述墙线段网格,并对所述墙线段网格进行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墙线段在所述网格矩阵中对应的所述墙线段网格,包括:
根据所述墙线段的两个端点在所述地图中的两个端点坐标,以及所述预设公式,确定所述两个端点在所述网格矩阵中对应的两个端点网格;
将所述两个端点网格的连线经过的网格,确定为所述墙线段网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墙线段网格进行标记,包括:
将所述墙线段网格对应的矩阵元素值设置为预设值。
6.一种粒子穿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粒子移动前所处位置在地图中的第一坐标点和移动后所处位置在所述地图中的第二坐标点;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坐标点的坐标值和预设公式,确定所述第一坐标点在预先生成的网格矩阵中对应的第一网格;并根据所述第二坐标点的坐标值和所述预设公式,确定所述第二坐标点在所述网格矩阵中对应的第二网格;其中,所述网格矩阵是将所述地图划分为多个网格得到的矩阵;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格和所述第二网格的连线在所述网格矩阵中是否经过墙线段网格,判断所述粒子是否穿墙,其中,所述墙线段网格是所述网格矩阵中预先标记的网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网格和所述第二网格的连线,所经过的网格的矩阵元素值中存在等于所述墙线段网格的矩阵元素值时,确定所述粒子穿墙;
第二确定子模块,在所述第一网格和所述第二网格的连线,所经过的网格的矩阵元素值中不存在等于所述墙线段网格的矩阵元素值时,确定所述粒子未穿墙。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地图划分为多个网格,得到所述网格矩阵;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墙线段在所述网格矩阵中对应的所述墙线段网格;
标记模块,用于对所述墙线段网格进行标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墙线段的两个端点在所述地图中的两个端点坐标,以及所述预设公式,确定所述两个端点在所述网格矩阵中对应的两个端点网格;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两个端点网格的连线经过的网格,确定为所述墙线段网格。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61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