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需调转车头的双层车库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115274.5 | 申请日: | 2017-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2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岳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岳燃 |
| 主分类号: | E04H6/06 | 分类号: | E04H6/06;E04H6/04;E04H6/24 |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需 调转 车头 双层 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是一种无需调转车头的双层车库。
背景技术
在目前车辆逐年增多,停车位无法以相应的速度增加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较多种立体车库的技术方案以实现相同空间增加停车位的目的。虽然这些立体车库各有优点,但其不足是共同的:有一类立体车库结构复杂,操作复杂,维修量大,制造成本高,不能广泛应用;另一类立体车库占地面积大,相同面积停车位相对较少,只能设计三层或更多层车位用于补充车位数量,然而带来的问题是存取车速度慢,驾驶员驾驶难度大。立体车库的上述不足导致立体车库的实际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调转车头的双层车库,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需调转车头的双层车库,包括框架,框架与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与载车板连接,框架设置至少四个或六个立柱,两个立柱间上部安装横梁,四个立柱上部安装两个横梁或六个立柱上部安装三个横梁,两个横梁或三个横梁相互平行,两个立柱间下部安装支撑梁,四个立柱下部安装两个支撑梁或六个立柱下部安装三个支撑梁,两个支撑梁或三个支撑梁相互平行,横梁与支撑梁呈垂直状态分布,框架底部安装滚轮,滚轮由电机驱动,使框架移动,与升降装置连接的载车板长度方向与横梁平行,载车板随框架整体移动,载车板在框架内上下移动。载车板中间设置镂空,载车板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钢板,钢板长度方向截面呈弧状。升降装置包括卷筒 、定滑轮、钢绳及卷扬电机,卷筒安装在两个立柱或四个立柱上端部与横梁固定,另外的立柱上端部安装上定滑轮,所有立柱的下端部均分别安装下定滑轮,载车板长度方向两端部分别固定一根钢绳,每一根钢绳的两端头分别与载车板宽度方向两端固定,每一根钢绳绕过同一侧内安装的定滑轮及支撑梁后与卷筒活动式连接,卷筒与钢绳的活动式连接结构是,卷筒上开设凹槽,凹槽内安装钢柱,钢绳进入凹槽内绕过钢柱,由凹槽内穿出,使钢绳的一端与载车板固定。支撑梁是弹性支撑梁,它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采用弹簧钢制作,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分别与钢块连接,钢块位于支撑梁的中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宽度方向侧部向上折起,折起部位与相应的立柱连接。载车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两块钢板,两块钢板之间设置 镂空,钢板的长度方向两侧与工字钢的底部连接,钢板的长度方向截面呈弧状,弧状的最高部位与工字钢的上部连接。框架设置9个立柱,每个横梁中部均设置立柱,上下层均设置两车位,四个车位呈井字型分布,底层车辆长度方向前后两侧的立柱上端部分别安装两个卷筒,底层车辆长度方向中部安装三个立柱,每个卷筒上有一根钢绳,每一根钢绳的两端头分别与载车板的相应端部连接,每个载车板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连接一根钢绳,每一根钢绳均与卷筒活动式连接。钢绳与卷筒的活动式连接结构是,卷筒上开设凹槽,凹槽内安装钢柱,钢绳进入凹槽内绕过钢柱由凹槽穿出。凹槽上安装端盖,端盖上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每个立柱上分别安装电磁推杆,所述载车板上升至顶部极限位置时,电磁推杆的销子可探出至载车板底部。
本发明提供的双层车库结构设计合理,上层车和下层车的存取车速度快,没有驾驶难度,上层车辆可由车辆通道直线驶出,上层车辆和下层车辆呈十字状停放,上层载车板与车辆进出通道呈平行关系,车辆可直接从车辆通道开到载车板上或从载车板上直接开到通道。上层车辆在载车板上和落地后均不需要调转车头,车库结构简化,可大幅增加整个停车场的停车位。本发明所述车库是通过一根钢绳分别连接载车载两端,从而避免了钢绳断开可能发生的车辆侧翻,降低车辆损坏的概率。
本发明提供的双层车库做成双车位时,底层和上层分别停放两辆车,它能够进一步增加停车场的停车位,并使制造成本比单体车库合并成双体车库的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图1结构中载车板升起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图1中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图2中B-B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图3中C-C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二结构示意图;附图10是实施例之二中上层车位进入通道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岳燃,未经李岳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52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燃料电池净化管线系统的环形清除蓄水器
- 下一篇:燃料电池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