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阻尼现象演示仪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5248.2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5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法刚;梁文海;周海涛;李保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4105 | 代理人: | 茹牡花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阻尼 现象 演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感应教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阻尼现象演示仪。
背景技术
电磁阻尼现象源于电磁感应原理。宏观现象即为:当闭合导体与磁极发生相对运动时,两者之间会产生电磁阻力,阻碍相对运动。这一现象可以用楞次定律解释:闭合导体与磁极发生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由于闭合导体所穿透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导体会产生感应电流,或者叫动生电流。这一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会阻碍两者的相对运动。其阻力大小正比于磁体的磁感应强度、相对运动速度等物理量。
为了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原理并观察电磁阻尼现象,需要特定的演示仪进行教学,而现在鲜有一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的演示仪,大大阻碍了教学的演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阻尼现象演示仪,以方便观察电磁阻尼现象,深刻了解电磁感应原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磁阻尼现象演示仪,由演示仪主机和操控平台两部分组成;
所述演示仪主机包括两个计时显示,两个复位,两个计时接口;所述计时显示设在演示仪主机正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复位与计时接口设在计时显示的下方且每一个计时显示下方各对应设置一个复位和一个计时接口;
所述操控平台包括带底座的支架、四个光电门、支撑件、有机玻璃管、铝管、平台;所述有机玻璃管与铝管分别通过支撑件与支架的竖杆连接,所述四个光电门两两上下对应设在支架的两竖杆与有机玻璃管和铝管之间,且位于有机玻璃管与铝管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平台位于有机玻璃管、铝管与支架的横杆上面,在所述平台上对应于有机玻璃管和铝管顶端开设有磁铁入口;所述演示仪主机中的两个计时接口通过电线分别与四个光电门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平台上还放置有抽板,使磁铁同时落入有机玻璃管、铝管中。
优选地,在对应于有机玻璃和铝管的下方各设一个缓冲槽。
优选地,所述有机玻璃管为透明有机玻璃管。
优选地,在所述有机玻璃管与铝管的上端与下端对应于光电门处都开设有观察口。
优选地,在所述支架的竖杆上标有刻度,便于选取所需高度。
优选地,在所述抽板的中间还设有拉环,便于抽拉。
优选地,在所述有机玻璃管与铝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内螺纹与外螺纹,有机玻璃管与有机玻璃管、铝管与铝管之间通过内外螺纹连接,实现长度的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演示仪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2、由于操作平台采用全开放式结构,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很好地可视性;
3、采用透明有机玻璃管,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教学效果良好。
4、本发明可方便观察电磁阻尼现象,深刻了解电磁感应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磁阻尼现象演示仪演示仪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磁阻尼现象演示仪演示仪的操控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操控平台中光电门与有机玻璃管和铝管的局部图;
图4是本发明设有内螺纹与外螺纹的机玻璃管和铝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电磁阻尼现象演示仪,由演示仪主机和操控平台两部分组成;
所述演示仪主机包括两个计时显示1,两个复位2,两个计时接口3;所述计时显示1设在演示仪主机正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复位2与计时接口3设在计时显示1的下方且每一个计时显示1下方各对应设置一个复位2和一个计时接口3;
所述操控平台包括支架4、四个光电门5、支撑件6、透明有机玻璃管7、铝管8、平台9;所述有机玻璃管7与铝管8分别通过支撑件6与支架4的竖杆连接,且所述的有机玻璃管7位于铝管8的左侧;所述四个光电门5两两上下对应设在支架4的两竖杆与有机玻璃管7和铝管8之间,且位于有机玻璃管7与铝管8的上端和下端;在所述有机玻璃管7与铝管8的上端与下端对应于光电门处都开设有观察口13。所述平台9位于有机玻璃管7、铝管8与支架4的横杆上面,在所述平台9上对应于有机玻璃管7和铝管8的顶端开设有磁铁入口10;所述演示仪主机中的两个计时接口3通过电线分别与四个光电门5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平台9上还放置有抽板11,使磁铁同时落入有机玻璃管7和铝管8中。为方便抽拉,在所述抽板的中间还设有拉环17。
本实施例中,在对应于有机玻璃管7和铝管8的下方各放置一个缓冲槽12,对下落磁铁起缓冲作用,同时保证下落停止后,两磁铁不会因异性相吸而粘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5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多层布线的晶圆级三维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