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防水隔热加固液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14823.7 申请日: 2017-11-13
公开(公告)号: CN107936817A 公开(公告)日: 2018-04-20
发明(设计)人: 王新 申请(专利权)人: 惠州市李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D175/14 分类号: C09D175/14;C09D163/10;C09D133/10;C09D7/63;C09D169/00;C09D5/03;C09D7/61;C09D5/33;B05D3/06;E04G21/00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代理人: 何海帆
地址: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纳米 防水 隔热 加固 及其 使用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加固液,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防水隔热加固液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能源危机的日益突出,建筑物的节能降耗就越发重要。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总消费量的27%,居全国各类能耗之首。采暖和空调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 55%,而且还在以每年 1 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在建筑外墙使用涂料不仅可以实现涂料原有的装饰、防水保护和防霉等功能,而且还使涂层具有隔热的功能,保持室内温度恒定,增大室内外的温差,在夏季减少温能耗,在冬季降低取暖费用。为了满足隔热性能的要求,涂层本身应当具备一定的孔隙率,因此隔热涂料大多是粉末状的,施工时还需要在粉末涂层上喷涂加固液,使涂层固化。因此,亟需一种可有效固化粉末涂层、易于使用的加固液。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防水隔热加固液,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

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30-50份;

甲基丙烯酸酯 - 丙烯酸丁酯共聚物5-20份;

光引发剂1-3份;

乙醇10-20份;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5-15份;

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1-10份。

本发明特别设计一种加固液,其为光固化,可直接喷洒至粉末涂层表面,在阳光照射下直接固化,便于施工,固化效果良好。

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为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纳米防水隔热加固液的使用方法,将纳米防水隔热加固液喷涂于粉末涂层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粉末涂层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

聚碳酸酯65-90份;

五水硫酸铜3-10份;

β-羟烷基酰胺1-5份;

纳米碳酸钙0.2-1份;

纳米金棒0.001-0.05份;

聚二甲基硅氧烷1-5份;

表面活性剂0.05-2.5份;

纳米防水隔热加固液的用量为每克粉末涂层喷涂50mL。

聚碳酸酯在加固液固化后并附着在建筑物表面,其颗粒可以反射多种长波射线,形成隔热层,并形成致密的涂层以实现隔水的功能。特别的,本发明添加有五水硫酸铜、纳米金棒和纳米碳酸钙及表面活性剂,五水硫酸铜、纳米金棒和纳米碳酸钙由于具有较大的表面能及一定的自由电子,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涂层未固化时可聚集在液相涂层的液面。涂层固化后,五水硫酸铜经一定的加热(如阳光照射)可失去其中的结合水,使涂层表面形成孔隙,具备隔热效果。本发明同时具备了优良的防水性能和隔热性能,并具有耐腐蚀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冷暖设备、建筑物的隔热处理中,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排放。此外,

更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优选的,所述五水硫酸铜为粉状,其直径在100-300微米之间。

优选的,其步骤为将所述粉末涂层覆盖于建筑物表面,喷洒所述纳米防水隔热加固液,静置5分钟后,以 122 ~240mW/cm2的紫外光,照射70 ~ 120s 使之固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纳米防水隔热加固液,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

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45份;

甲基丙烯酸酯 - 丙烯酸丁酯共聚物11份;

光引发剂2份;

乙醇15份;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13份;

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7份。

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为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所述的纳米防水隔热加固液的使用方法,将纳米防水隔热加固液喷涂于粉末涂层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粉末涂层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

聚碳酸酯70份;

五水硫酸铜6份;

β-羟烷基酰胺3份;

纳米碳酸钙0.8份;

纳米金棒0.01份;

聚二甲基硅氧烷4份;

表面活性剂1份;

纳米防水隔热加固液的用量为每克粉末涂层喷涂50mL。

更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优选的,所述五水硫酸铜为粉状,其直径在100-300微米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李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李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4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