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C-RAN的数据分发机制的演进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4660.2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9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政权;曾浩;陈和力;吕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ran 数据 分发 机制 演进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C‑RAN的数据分发机制的演进方法,属于无线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由管控软件发出控制信息,发送给协议栈软件中的主控制模块处理;S2:处理后,主控制模块将协议栈内部的控制信息发送给数据分发模块,由数据分发模块通过对信息的解析发送给对应的模块或网元;S3:通过数据分发模块进行处理发送给对应的模块。本发明可以实现并行地进行数据包处理,层与层之间完全消除耦合性,使用统一的层间接口进行通信。通过这种方式,使数据包之间的并行处理粒度由原来的整个协议栈级别缩小为层级别,在用户数据量增长时可以极大地提升整个协议栈的处理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涉及面向C-RAN的数据分发机制的演进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对网络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针对以上问题,业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移动研究院提出了面向C-RAN的新型集中式接入网架构。这种架构可以根据协议资源池的使用情况,控制协议处理实体在不同硬件资源上的动态迁移,实现资源的统计复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满足蜂窝网络特点的基础上,C-RAN从下到上将基站系统解耦成4个单元,分别为光纤拉远射频单元、多模基带处理池、多模协议处理池和管理控制池。对于C-RAN这种架构来说,能降低基站建设的花费,节约成本,缩短基站部署时间。还能够满足高容量需求。
近几年,由于生产工艺和架构设计的制约,使得处理器主频的提升到达一个瓶颈,进而单核处理器下的的协议处理框架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高速网络传输要求。在无法提高单个处理器主频的情况下,多核CPU框架以及并行计算等技术应运而生,可以有效解决单核处理器处理能力不够的问题。但是目前的LTE协议栈是基于串行架构的,不适应多核框架。因此有必要开发一套并行化的协议栈架构,最大程度的发挥多核处理器的性能,提升任务处理的能力。
为了提升服务性能,协议栈软件数据转发需要改变传统的小基站串行架构,实现并行化处理,最大程度的提升运行速率,满足网络带宽和用户流量的增长需求。而现有的协议栈硬件处理器是多核处理器,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和并发性,因此开发协议栈的并行化架构,也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并行处理器的性能优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面向C-RAN的数据分发机制的演进方法,协议栈软件数据转发改变传统的小基站串行架构,实现并行化处理,最大程度的提升运行速率,满足网络带宽和用户流量的增长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面向C-RAN的数据分发机制的演进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由管控软件发出控制信息,发送给协议栈软件中的主控制模块处理;
S2:处理后,主控制模块将协议栈内部的控制信息发送给数据分发模块,由数据分发模块通过对信息的解析发送给对应的模块或网元;
S3:通过数据分发模块进行处理发送给对应的模块。
进一步,所述数据分发模块是实现C-RAN模块化和并行化的模块单元,使用的是集中式数据分发架构,针对C-RAN协议栈中的所有数据。
进一步,所述数据分发模块的作用包括初始化、数据分发、数据缓存、负载均衡、内存管理和核心数据管理。
进一步,所述初始化的实现是基于C-RAN协议栈软件架构内部的主控制模块在建立小区时进行数据分发模块的初始化;初始化分为正常数据分发的初始化和动态迁移时的初始化,正常数据分发初始化负责通信端口初始化,建立与外部实体、内部实体的连接,请求时模块处于等待数据状态;动态迁移时的初始化建立内部实体的连接,同时数据分发模块处于迁移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46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状态传输数据的交互通信方法
- 下一篇:设有刮板的水田打浆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