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交联结构的静电纺丝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4015.0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0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忠夫;张岩东;张春庆;刘伟;孟繁志;刘沛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728 | 分类号: | D04H1/728;C08J3/2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交联 结构 静电 纺丝 纤维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自交联结构的静电纺丝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首先配置分散均匀的纺丝溶液,通过控制纺丝溶液浓度及纺丝电压调节分子链解缠结行为及弹性体纤维松弛行为之间的平衡,在弹性体纤维之间实现自交联,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50~150重量份数的弹性体及1~5重量份数抗氧剂,在溶剂中充分溶解,制备浓度为5~40wt%的纺丝溶液;所述的弹性体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它们对应的氢化物SEBS、SEPS,上述四种弹性体所对应的接枝和嵌段共聚物,聚氨酯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第二步,将上述纺丝溶液装入注射器中,同时置于静电纺丝设备上进行纺丝;纺丝收集方式为平板收集或转鼓收集,接收平板或转鼓的表面贴有背衬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交联结构的静电纺丝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所述的静电纺丝参数:静电纺丝电压10~25kv,纺丝速度0.3~2ml/h,接收距离8~25cm,相对湿度为20~50%,温度为10℃~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交联结构的静电纺丝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N,N-二丁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锌、橡胶促进剂或其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交联结构的静电纺丝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甲苯、己烷、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环己烷、正己烷、氯仿、汽油、醋酸乙酯、醋酸丁酯、油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交联结构的静电纺丝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甲苯、己烷、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环己烷、正己烷、氯仿、汽油、醋酸乙酯、醋酸丁酯、油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40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