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湿精华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3266.7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3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何廷刚;张玉银;许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安堂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86;A61K8/34;A61K8/73;A61K8/63;A61K8/06;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彭玲 |
地址: | 51143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湿 精华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湿精华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多元醇保湿剂0.5‑15份,增稠剂0.01‑5份,保湿润肤剂1‑16份,油凝胶组合物0.01‑10份,功效成分2‑30份,香精香料0.001‑1份,防腐剂0.01‑0.5份,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采用非传统乳化法,通过简单添加油凝胶组合物即可制得乳化型精华,肤感清爽使用感佳,同时油凝胶组合物还可増溶香精香料,从而避免了增溶剂在配方中的使用,最终产品无任何有害的添加剂,不会给皮肤带来负担。其制备工艺简单,无须高温和高压均质,能耗低,经济成本低,绿色安全,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湿精华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肌肤的护理意识也逐渐提高。通过各大调研机构对化妆品市场的分析,补水保湿、肌肤舒缓仍然是消费者对化妆品的首要诉求。而精华是各大护肤品牌主打的品类之一,同时消费者对精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制良好使用感兼具功效的精华成为工程师的重点。
目前精华类产品主要采用传统乳化方法制备,但由于制备过程中需要添加较多的乳化剂,乳化剂属于表面活性剂对皮肤会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因此,化妆品市场对于开发无乳化剂或者低乳化剂的护肤产品提上了日程。并且,传统乳化方法工艺比较复杂,需要高压均质,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湿精华,该保湿精华的肤感清爽使用感佳,对皮肤无任何负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保湿精华的制备方法,该工艺简单,无须高温和高压均质,能耗低。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湿精华,按重量份数计,包含如下组分:
多元醇保湿剂0.5-15份,增稠剂0.01-5份,保湿润肤剂1-16份,油凝胶组合物0.01-10份,功效成分2-30份,香精香料0.001-1份,防腐剂0.01-0.5份 ,余量为去离子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保湿精华,按重量份数计,包含如下组分:
多元醇保湿剂3-8份,增稠剂1-2份,保湿润肤剂5-10份,油凝胶组合物0.5-3份,功效成分10-20份,香精香料0.01-0.3份,防腐剂0.05-0.3份,余量为去离子水。
其中,所述油凝胶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30%;油酯20-60%;多元醇20-40%;水余量。其中,所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多元醇型的表面活性剂,优选为PEG-60氢化蓖麻油、PEG-20甘油异硬脂酸酯、聚甘油-10异硬脂酸酯或聚甘油-10二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多元醇为甘油、1,3-丁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或双甘油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优选为甘油或双甘油;所述油酯为合成油、矿物油、硅油、烃油或植物来源的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优选非极性、密度接近1的油脂,例如甘油三(乙基己酸)酯或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所述油凝胶组合物其粒径经马尔文粒径仪测试小于200nm,粘度为1000mpas-500000mpas,优选粒径为100-150nm,优选粘度为150000mpas-250000mpas。
所述油凝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多元醇、水按比例微热溶解混合均匀,记为A,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多元醇:水=1~2:1~2:(0~4),所述微热为不高于45°C的温度;
(2)在A搅拌条件下,将油酯缓缓加入,记为B;
(3)在B搅拌条件下,将剩余的多元醇和水预混后缓缓加入,搅匀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安堂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花安堂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3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