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业生产用粉碎振动式油茶果剥壳取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3104.3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8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齐云山油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5/08 | 分类号: | A23N5/08;C11B1/04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黄亮亮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生产 粉碎 振动 油茶 剥壳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生产用粉碎振动式油茶果剥壳取籽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右侧中部安装有驱动箱,驱动箱内部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前端中部安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啮合有直齿条,直齿条左端安装有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左端连接有振动框,振动框左端中部连接有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左端中部连接有导向块,活塞外侧设有吹气缸,吹气缸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下端中部固定有加热箱,箱体内壁左端安装有吹气腔,吹气腔右端中部均匀安装有喷气嘴,箱体上端前后两端中部安装有腰形槽,腰形槽中部安装有旋转轴。本发明,实现着不同大小的油茶果的粉碎和籽壳有效分离,增加着剥壳取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农业生产用粉碎振动式油茶果剥壳取籽装置。
背景技术
油茶果是油茶树的果实。油茶树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被誉为“东方树”,属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类植物油资源。树高3—6米,胸径可达24—30厘米,树皮光滑为灰褐色。油茶树单叶互生、花为两性白色,10月开花后直到次年10月间果实方能成熟,因此,油茶树会有罕见的花果同株现象。
茶油,油茶籽油俗称,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油茶俗称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油茶与茶叶为同属不同种,它们所结的种子榨出的植物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称为油茶籽油,后者称为茶叶籽油。
在生产茶籽油的过程中,需要对茶籽进行剥壳,并将茶籽剥壳后的外壳与茶仁进行分离,当前,企业使用的茶籽剥壳装置只能实现一次剥壳,但是茶籽的大小各异,导致剥壳时往很难将所有的茶籽剥壳,导致茶籽剥壳装置效率很低,工作强度很大,同时在剥壳结束后,会存在少许的茶籽壳混合在油茶籽中,若是直接进行榨油的话,就会严重影响茶油的质量,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生产用粉碎振动式油茶果剥壳取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生产用粉碎振动式油茶果剥壳取籽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右侧中部安装有驱动箱,驱动箱内部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前端中部安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啮合有直齿条,直齿条左端安装有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左端连接有振动框,振动框左端中部连接有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左端中部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下端接触有升降球,升降球下端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下端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下端中部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底端连接有活塞,活塞外侧设有吹气缸,吹气缸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下端中部固定有加热箱,所述箱体内壁左端安装有吹气腔,吹气腔右端中部均匀安装有喷气嘴,所述箱体上端前后两端中部安装有腰形槽,腰形槽中部安装有旋转轴,旋转轴中部安装有粉碎轮,粉碎轮外侧均匀设有粉碎齿,所述旋转轴前后两端中部安装有限位套,限位套中部焊接有移动柱,移动柱另一端安装有伸缩轴,伸缩轴另一端安装有伸缩缸。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上端中部安装有投料口,箱体下端两侧安装有支撑腿,所述箱体右侧下端安装有排壳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内部底端设有斜板,斜板下端中部安装有下籽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齿轮外侧均匀设有啮合齿组,啮合齿组由4个啮合齿组成,所述驱动齿轮后端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于驱动箱后端中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吹气缸底端中部与加热箱之间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加热箱左端安装有引气管,所述进气管中部安装有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吹气缸底端右侧与吹气腔之间连接有吹气管,吹气管中部液设有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齐云山油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齐云山油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31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