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外胎扒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3026.7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6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晗;王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晗 |
主分类号: | B60C25/05 | 分类号: | B60C25/05;B60C25/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外胎 装置 | ||
一种自行车外胎扒胎装置,包括:底座、套筒、压轮装置、放气机构、滑板、撬胎棒、轴、锁止机构以及脱胎机构。当需要对外胎扒胎时,将轮组的中轴插入到套筒中,其上端通过压轮装置压紧,可以确保轮组在扒胎时的固定牢固度。利用放气机构将内胎中的空气排出。之后使撬胎棒的下端与外胎接触。转动撬胎棒,其下端将外胎向下压动,使外胎的一侧端发生变形,继续翻转撬胎棒,其在转动的过程中并通过销轴沿长孔滑动,撬胎棒下端转动至外胎内并将外胎一侧端挑起并使其从轮缘中脱离。脱胎机构从挑起的外胎处插入外胎中,之后其旋转一周,将外胎一侧端全部从轮缘中挑出。提高了扒胎的效率,整个操作不需使用尖锐工具,提高了扒胎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 涉及自行车维修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外胎扒胎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广大中小学生上学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自行车的轮胎结构为轮组、内胎及安装于轮组上将内胎包裹于其内的外胎构成,因此与汽车的真空胎结构不同的是,当自行车轮胎出现扎胎时,需要利用撬胎工具将外胎从轮组上拆下后才能将扎破的内胎取出修补。撬胎时一般使用螺丝刀等棒状工具进行撬胎,不但效率低下,同时容易造成人体损伤,影响补胎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将外胎从轮组上拆下,并提高外胎扒胎效率的自行车外胎扒胎装置。
本发明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外胎扒胎装置,包括:
底座、其一侧竖直设置有立柱Ⅰ、所述立柱Ⅰ的顶端水平设置有横支杆;
套筒、竖直安装于底座上,其内孔与轮组的中轴的外径相匹配,其内孔中通过轴承Ⅰ转动安装有转盘Ⅰ;
压轮装置,安装于横支杆上,当轮组的中轴下端插入套筒中后,压轮装置压紧于中轴上端;
放气机构,其设置于横支杆上,用于在轮组转动时将内胎中的空气排出;
滑板,水平设置,其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于立柱Ⅰ中,所述滑板上水平设置有长孔;
撬胎棒,其中间部位通过销轴Ⅱ滑动插装于长孔中;
轴,竖直转动安装于立柱Ⅰ上,其上端水平设置有把手Ⅱ,其下端同轴设置有螺杆Ⅱ,所述螺杆Ⅱ旋合于滑板中;
锁止机构,当撬胎棒转动撬外胎时,其通过锁止机构相对滑板锁止以及
脱胎机构,当撬胎棒将外胎的一侧端从轮组的轮缘中撬出后,脱胎机构插入外胎中,并以中轴的轴心为中心环绕转动一周将外胎的一侧端全部从轮组中脱离。
进一步的,上述压轮装置包括竖直旋合于横支杆中的螺杆Ⅰ,所述螺杆Ⅰ的上端水平设置有把手Ⅰ,其下端安装有转座,所述转座内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盘Ⅱ。
进一步的,上述放气机构包括水平安装于立柱Ⅰ上的电动推杆Ⅰ、通过轴承Ⅲ转动安装于横支杆上的转套Ⅱ、倾斜安装于转套Ⅱ上的固定杆以及若干节相互通过销轴Ⅰ首尾铰接连接的连杆,最上端的一节连杆与固定杆的下端铰接连接,最下端的一节连杆上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内通过轴承Ⅳ转动安装有放气嘴,当电动推杆Ⅰ的活塞杆全部伸出时,压板向内侧压动外胎,所述放气嘴前端设置有与气门嘴相配的螺孔,所述螺孔内通过十字形的支架固定有顶针。
进一步的,上述锁止机构包括安装于销轴Ⅱ尾端的棘轮以及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滑板上的棘齿,所述棘轮与滑板之间通过扭簧Ⅰ弹性连接,所述棘齿与滑板之间通过扭簧Ⅱ弹性连接,所述棘齿插入棘轮中的棘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晗,未经王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3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轮胎状态监测及降温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拆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