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翻转式过滤洗涤干燥机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2840.7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0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郑效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2 | 分类号: | F26B11/12;F26B5/04;F26B23/10;F26B25/00;F26B25/04;F26B25/06;B01D29/01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吴小丽 |
地址: | 2011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转 过滤 洗涤 干燥机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翻转式过滤洗涤干燥机,容器腔体底部设有过滤底板组件,过滤底板组件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抽真空及排母液口系统;容器腔体的上封头上设有出料口,容器腔体的上封头还与提升搅拌装置密封连接;容器腔体连接用于实现整个容器腔体翻转的翻转装置,翻转装置上设有进物料口,进物料口与容器腔体联通。本发明还提供了翻转式过滤洗涤干燥机的使用方法。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进行翻转;过滤洗涤工位为垂直状态,能够快速过滤;干燥工位为水平状态,能够增加物料受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出料工位为倒立状态,能够出料彻底,提高收率;避免了出料的残留和出料口泄露,杜绝了内源性污染的发生,保证了产品的晶型和产品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转式过滤洗涤干燥机设备,用于固液分离洗涤干燥的生产工艺,集合离心机和真空干燥的功能,属于多功能过滤洗涤干燥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过滤洗涤干燥机(俗称三合一设备)一般包括容器腔体、过滤底板和升降搅拌装置,容器腔体内和过滤板上过滤洗涤物料后,通过搅拌装置搅拌加热,抽真空干燥,通过容器腔体侧面的出料口出料。其作用就是把固液混合物料通过过滤板过滤,把固体物料截留在过滤底板上,然后在真空环境下使物质脱水得到干燥的制品后出料。
现有的出料由于三合一设备不能翻转,液压驱动搅拌装置和底板之间有10mm之间的间隙,会有10%左右物料无法自动出料;设备出料口在侧面,重复使用时会发生泄露,不能翻转,物料干燥效率很低。因此,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即出料的残留量、干燥效率低、出料口泄露,而且三合一设备设计结构复杂,容易发生内源性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简化过滤洗涤干燥机的结构,提高其干燥效率,避免出料的残留和出料口泄露,杜绝内源性污染的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翻转式过滤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腔体,容器腔体底部设有过滤底板组件,过滤底板组件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抽真空及排母液口系统;容器腔体的上封头上设有出料口,容器腔体的上封头还与提升搅拌装置密封连接;容器腔体连接用于实现整个容器腔体翻转的翻转装置,翻转装置上设有进物料口,进物料口与容器腔体联通。
优选地,所述容器腔体外部设有夹套,所述翻转装置上设有加热介质进口,加热介质进口与夹套联通。
优选地,所述夹套外设有保温层。
优选地,所述过滤底板组件和容器腔体通过快装装置进行连接,连接处设置有用于保证密闭不泄露的卫生级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升降搅拌装置和容器腔体的上封头通过保证不泄露以及不掉颗粒的干式机械密封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升降搅拌装置连接用于实现上升和旋转的电机。
优选地,还包括PLC控制模块,所述提升搅拌装置、翻转装置均连接PLC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容器腔体两端的连接轴通过支撑装置支撑,且容器腔体两端的连接轴可以绕支撑装置旋转。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翻转式过滤洗涤干燥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步骤1:过滤洗涤
过滤洗涤时,容器腔体处于正立垂直状态;开启进物料口,固液混合物从翻转装置处进入到容器腔体中,经过滤底板组件过滤截留固液混合物中的固体物料,母液通过滤板组件后通过抽真空及排母液接口系统排出,过滤完毕后再洗涤;
步骤2:抽真空干燥
过滤洗涤完成后,开启翻转装置,将容器腔体翻转到水平状态;开启提升搅拌装置,同时启动抽真空及排母液口系统,进行抽真空干燥;
步骤3:出干粉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28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读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电量影响率的计算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