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料装置及利用其进行固体燃料加料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112463.7 | 申请日: | 2017-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0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岩;李征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3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料 装置 利用 进行 固体燃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料装置及利用其进行固体燃料加料的方法,该装置包括驱动装置、输送管道、与驱动装置相连的且能够同时进行反向运动的正压仓泵活塞和负压仓泵活塞、以及与其分别相匹配的正压仓泵和负压仓泵,输送管道连接正压仓泵和负压仓泵,进料阀设置在输送管道表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装置和方法避免了螺旋加料和喷吹式气力输送加料中生物质加热后软化、贮料筒内生物质悬料架桥等现象,保证了加料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料装置及加料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固体燃料加料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进行加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是一种可以转化为气体、固体以及液体燃料的、实现化石能源全替代的“多功能型”可再生能源,它具有储量大,无污染,温室气体排放量小等特点,重点发展可替代石油基液体燃料与化学品的生物质基高端产品,有助于从根本上缓解世界范围内石油短缺的局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而目前生物质快速热解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操作参数优化、加料稳定性等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作为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质加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生物质加料的连续性、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热解过程的稳定操作和成品的成分。
目前国内外比较普遍的生物质加料方法,主要有螺旋加料技术、流化床加料技术、喷吹式气力输送加料技术等,但是这些加料技术方法都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有生物质加热后软化结交、生物质松散度过高、物料结块、架桥现象等。
对于螺旋加料,螺旋的挤压、填充率和螺旋转速都会影响到加料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首先,生物质堆密度小,受挤压时堆密度增大,产生结块,造成螺旋出料口堵塞;其次,螺旋加料的稳定性与填充率、螺旋直径等有关。螺旋填充率的不均匀,会直接导致螺旋加料的不稳定。最后,螺旋转速也影响着加料的变化。对于喷吹式气力输送加料,其原理是由仓料中细管顶端的喷嘴喷出高速气流,吹扫料层顶面的物料,同时气流携带物料送出料仓。加料速率通过电机转速达到控制细管的转速和下移速率来实现。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利用了生物质密度小、易于输送等特点来实现输送物料。然而该种加料装置的输送能力与载气的携带能力、生物质物理性质、物料颗粒的终端速度存在很大的关系,需要根据实验中生物质物料的粒径、密度等参数来合理选择管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一个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料装置,保证了加料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利用所述装置进行加料的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输送加料中生物质软化、架桥等现象。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加料装置,包括驱动装置、输送管道、与驱动装置相连的且能够同时进行反向运动的正压仓泵活塞和负压仓泵活塞、以及与其分别相匹配的正压仓泵和负压仓泵,输送管道连接正压仓泵和负压仓泵,进料阀设置在输送管道表面。原料能够随着输送管道内气压的变化通过进料阀进入输送管道或者经输送管道输送到外部。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轮盘开关和电机轮盘,其通过正压仓泵连杆和负压仓泵连杆,分别与正压仓泵活塞和负压仓泵活塞相连。
所述正压仓泵底部设有正压仓泵单向阀门,输送管道一端口连接正压仓泵底部,另一端口为原料出口,中段沿着原料出口方向,依次设有正压仓泵阀门、表面的进料阀、与负压仓泵连通口、负压仓泵单向阀门以及负压仓泵阀门。
所述电机轮盘转动一圈为一个周期,随着其转动,前半个周期,正压仓泵为回程,负压仓泵为推程,后半个周期,正压仓泵为推程,负压仓泵为回程。
所述正压仓泵单向阀门、进料阀和负压仓泵单向阀门,均能够随着气流的方向进行自动开启和闭合动作。
所述正压仓泵阀门和负压仓泵阀门受仓泵内气压控制,当正压仓泵压力达到最大值,负压仓泵压力达到最小值时,两个阀门开启,气体在输送管道内流动,进料阀关闭,原料在正压推进负压吸引的共同作用下经输送管道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24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沼渣机制炭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稻壳碳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