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河灌区盐碱地的就地取材式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2076.3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6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张丽丽 |
地址: | 26110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河 灌区 盐碱地 就地取材 治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河灌区盐碱地的就地取材式治理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在黄河下游附近待治理的盐碱地周边构筑堤坝,堤坝以不漏水为宜;步骤二,选在枯水期对黄河下游的淤泥进行清淤处理,将清理出来的淤泥运输到筑好堤坝的盐碱地内;步骤三,使淤泥的水分向下渗漏到盐碱地土壤中,对土壤中的盐分进行溶解和淋洗;步骤四,待淤泥中的持水量降至75%~85%时,对堤坝内的淤泥整翻一次;步骤五,待淤泥的持水量达到55%~65%时,盐碱地变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良田;本方法解决了河道清理淤泥的放置问题,就近取材治理盐碱地,成本低,淤泥控水后可以直接种植农作物,治理周期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改善土壤状况的黄河灌区盐碱地的就地取材式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存在大量的盐碱地,这些土地种植农作物的产量很低,甚至绝产,盐碱地上如果不种植农作物,放任不管,盐碱地会向好的土地慢慢侵蚀,盐碱地的面积会越来越大,所以治理和改善盐碱地,是国之大计,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沿河流域内也存在很多的盐碱地,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按照传统大水漫灌的治理方法成本很高,不利于推广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且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状况的黄河灌区盐碱地的就地取材式治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河灌区盐碱地的就地取材式治理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在黄河下游附近待治理的盐碱地周边构筑堤坝,堤坝以不漏水为宜;
步骤二,选在枯水期对黄河下游的淤泥进行清淤处理,将清理出来的淤泥运输到筑好堤坝的盐碱地内;
步骤三,使淤泥的水分向下渗漏到盐碱地土壤中,对土壤中的盐分进行溶解和淋洗;
步骤四,待淤泥中的持水量降至75%~85%时,对堤坝内的淤泥整翻一次;
步骤五,待淤泥的持水量达到55%~65%时,盐碱地变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良田。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淤泥平摊到堤坝围好的盐碱地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四中,待淤泥中的持水量降至80%时,对堤坝内的淤泥整翻一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五中,待淤泥的持水量达到60%时,盐碱地变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良田。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堤坝的高度为40cm~60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五中,持水量达到55%~65%时,淤泥的厚度不低于30c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黄河灌区盐碱地的就地取材式治理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在黄河下游附近待治理的盐碱地周边构筑堤坝,堤坝以不漏水为宜;步骤二,选在枯水期对黄河下游的淤泥进行清淤处理,将清理出来的淤泥运输到筑好堤坝的盐碱地内;步骤三,使淤泥的水分向下渗漏到盐碱地土壤中,对土壤中的盐分进行溶解和淋洗;步骤四,待淤泥中的持水量降至75%~85%时,对堤坝内的淤泥整翻一次;步骤五,待淤泥的持水量达到55%~65%时,盐碱地变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良田;本方法解决了河道清理淤泥的放置问题,就近取材治理盐碱地,成本低,淤泥控水后可以直接种植农作物,治理周期短。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20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换气型通风柜
- 下一篇:一种磁悬浮轴承转子以及磁悬浮转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