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炭运输加湿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111836.9 | 申请日: | 2017-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6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蒋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禹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49/00 | 分类号: | B61D49/00;A62C3/06;A62C3/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炭 运输 加湿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炭运输加湿系统,本煤炭加湿系统包括有保湿装置和补水装置;所述保湿装置包括有存储槽,在存储槽的底部开设有长条形的导出口;在所述存储槽内安装有与所述导出口平行的支撑轴;在所述支撑轴上盘绕有加湿网,所述加湿网的一边固定在支撑轴上,另一边从所述导出口伸出;在加湿网伸出导出口的端边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开设在车厢外侧壁上的固定槽匹配;所述补水装置包括有竖直的支杆,在支杆的上端设置有补给口,在所述补给口处还加装有检测探头;该加湿系统结构新颖、独特,能够有效提高保湿效果,延长保湿时间,降低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同时能够提高车厢的储煤量,进而提高运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炭运输保护系统,特别的,是一种加湿系统。
背景技术
煤炭远距离的陆地运输多采用集装火车,在使用火车进行煤炭运输时,需要对车厢内的煤炭进行定期洒水、加湿作业,这种方法一方面能够降低煤炭的温度,有效防止煤炭自燃,另一方面能够增加煤炭表面的湿度,有效防止煤粉在列车高速行进的过程中飞散、流失,从而有效减小煤炭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进一步缓解煤炭粉末飘落、渗透到附近的电网、仪表中,进而减小元件的损毁;传统的加湿系统,在列车轨道上分布有加湿管架,在列车经过时,对车厢进行喷洒水体;这种加湿方法较为简陋:其一,风力不同、列车的行进速度不固定,导致加湿管架喷出的水流不能准确的落在车厢内,造成煤炭的加湿不全面;其二,洒落的水体会加速车厢及车厢之间连接结构的老化,缩短火车的寿命;其三,煤炭在加湿初期湿度较大、加湿后期湿度很小,前后湿度不均,在后期时煤堆表面的煤粉干燥,容易散失,造成煤炭保存效果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炭运输加湿系统,该加湿系统结构新颖、独特,能够有效提高保湿效果,延长保湿时间,降低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同时能够提高车厢的储煤量,进而提高运输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煤炭加湿系统包括有保湿装置和补水装置;所述保湿装置安装在车厢上,补水装置等距分布在列车轨道上;
所述保湿装置包括有存储槽,在存储槽的底部开设有长条形的导出口;在所述存储槽内安装有与所述导出口平行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可相对于存储槽的侧壁、绕自身轴线自由旋转;在所述支撑轴上盘绕有加湿网,所述加湿网的一边固定在支撑轴上,另一边从所述导出口伸出;在加湿网伸出导出口的端边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开设在车厢外侧壁上的固定槽匹配;
所述补水装置包括有竖直的支杆,在支杆的上端设置有补给口,补给口与埋设在地下的补水管连通;在所述补给口处还加装有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与安装补给口处的通断阀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初始状态下,加湿网盘绕收纳在支撑轴上,固定杆紧贴在存储槽的底部并堵住导出口;场地施工人员正常装卸车厢内的煤炭;在煤炭装配完成进行输送时,将加湿网从存储槽的底部拉出并覆盖整个车厢上端,使得加湿网自然垂落在煤堆的表面;将固定杆卡设在固定槽中;向存储槽中注入一定量的加湿水体,即可开动列车进行运输;在列车运输过程中,每经过一个补水装置,所述检测探头将探测存储槽的位置、速度,进而打开通断阀,补给口向存储槽补充水源。
存储槽中的水体沿着加湿网缓慢的流动、渗透,进而浸润煤堆表面,促使煤堆表面粘结成块,有效防止煤粉飞扬;相较于传统的煤炭保湿运输系统,本发明中存储槽内的水体缓慢的渗透,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煤堆表面的湿润,提高保湿时长,同时提高保湿的均匀度,有效避免加湿前部过于湿润,加湿后期过于干燥;同时,本发明中的加湿网能够起到“凝结骨架”的作用,便于煤粉的相互吸附、结块,能够促进煤层表面结块的产生,进一步防止煤粉飘散;此外,本补水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需如传统结构一般横跨在铁轨上,因此无需对列车进行限高,提高通行便利性;本发明中的加湿网除了具备促进结块、加速水体分散的作用外,还能够包裹、聚拢煤粉,因此使用本发明时,每个车厢中可更多的装载煤炭,甚至可形成尖堆,有效提高运载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禹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禹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18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脱排水导筒
- 下一篇:一种无人驾驶机车转向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