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器械用不锈钢、制作方法、热处理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1629.3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8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展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肯(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48 | 分类号: | C22C38/48;C22C38/46;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06;C22C38/42;C21D1/26;C21D6/00;C21D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首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苗绘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开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器械 不锈钢 制作方法 热处理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材料领域和医疗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器械用不锈钢、制作方法、热处理方法和应用。该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如下(wt)%:C:0.01‑0.08;Si:0.2‑1.0;Mn:0.01‑1.00;Cr:16.0‑17.5;Ni:6.50‑7.50;N:0.03‑0.15;Mo:0.15‑1.20;V:0.02‑0.15;Nb:0.02‑0.15;Al:0.75‑1.50;Cu:0.15‑1.20;其余为Fe。热处理方法:1)1050~1080℃固溶处理2小时,随炉温缓慢冷却到室温;2)冷轧60%,获得铁素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3)360‑420℃配分;4)550‑620℃时效处理;5)空冷到室温。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医疗器械用、兼具高硬度高强度、一定塑韧性和优良耐蚀性的形变+配分+时效的多相材料及其制造工艺,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厨房、卫生设备和用具、医疗、家用电器、交通运输以及工业部门中的设备和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材料领域和医疗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器械用不锈钢、制作方法、热处理方法和应用。其组织为形变马氏体+弥散析出物+残余奥氏体相,马氏体基体赋予了材料高硬度和高强度,残余奥氏体相赋予材料一定的塑韧性,高Cr低碳的成分设计使材料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其耐蚀性接近奥氏体不锈钢304,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厨房、卫生设备和用具、医疗、家用电器、交通运输以及工业部门中的设备和部件。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用不锈钢材质主要包括奥氏体不锈钢304L、316L、317L和马氏体不锈钢20Cr13、30Cr13直至高碳的60Cr13等品种。按照具体用途,可以分为植入类和器械类。其中植入不锈钢主要是植入体内,比如人造关节、支架等,要求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减少金属离子析出对人体的危害。器械类用途则包含手术刀剪钳、导线、夹具等,这类材料一般要求材料具有要求材料高强度和高硬度,同时具有一定的耐蚀性。
按照材料种类,医疗器械用不锈钢主要为马氏体和奥氏体不锈钢两种。其中马氏体不锈钢具有高硬度和高强度,热处理后硬度可达到HRC45度以上,典型牌号包括2Cr13、3Cr13、4Cr13直至6Cr13等;不足之处是马氏体不锈钢通常碳含量高,因此耐蚀性和韧性较差。耐蚀性不足带来的离子析出对人体组织存在污染风险,韧性不足导致骨钳断裂、破碎的风险,易造成术中危害。奥氏体不锈钢是应用最普遍的不锈钢,代表牌号包括304系列和316系列,奥氏体不锈钢中碳含量较低、Cr含量较高,一般具有较高的耐蚀性和韧性,但其硬度低、不耐磨,无法在刀剪钳、导线、夹具等要求高硬度、高强度或者刚度的环境下应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6年发布的医药行业标准YY/T0294.1-2005《外科器械金属材料第一部分:不锈钢》中推荐了13种可用于外科器械的马氏体不锈钢,其中编号A-F的7种为常规的马氏体不锈钢,其碳含量从0.09~0.15(牌号A)到0.60~0.70(牌号F),对应不锈钢国家标准中的1Cr13直至6Cr13。随着碳含量增加,材料热处理后硬度越高,但耐蚀性降低。为改善耐蚀性,材料G-S添加了0.40~1.50的Mo,通过Mo的添加可以改善耐蚀性,一定程度上弥补马氏体不锈钢耐蚀性和人体安全性较差的不足。标准中还推荐了4种奥氏体不锈钢,其牌号对应不锈钢国家标准中的304、316和301等牌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肯(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路肯(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16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