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1534.1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7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俞峰萍;谢同;何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1C3/10 | 分类号: | C11C3/10;C10L1/02;B01J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生物 柴油 方法 | ||
1.一种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包括在酯交换反应条件下,油脂和短链醇与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接触的步骤;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具有以下结构通式:
其中,为凝胶型纳米复合树脂基体;
M-为阴离子,选自三氟甲磺酸根离子、硫酸氢根离子、磷酸氢根离子、四氟硼酸根离子或六氟磷酸根离子;
POSS为笼型倍半硅氧烷单元,其通式为(-SiO1.5)m;m为6、8、10或12;
为咪唑阳离子单元;
R为POSS单元与咪唑阳离子单元之间的连接基团,R为亚烷基;
所述凝胶型纳米复合树脂基体为苯乙烯类单体、共聚单体和纳米材料经原位共聚得到的纳米凝胶型共聚物;所述纳米材料选自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C60或C70富勒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共聚单体选自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基苯、二乙烯基苯基甲烷或二乙烯基苯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OSS单元在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中的含量为5~15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为三氟甲磺酸根离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亚烷基选自亚甲基、亚乙基或亚丙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类单体选自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或4-丁基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类单体选自苯乙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单体选自二乙烯基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选自多壁碳纳米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苯乙烯类单体的用量为85~95份,共聚单体的用量为2~5份,纳米材料的用量为0.1~3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选自脂肪酸甘油酯的动植物油中的任何一种;所述短链醇选自甲醇、乙醇、丙醇或丁醇中任何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交换反应条件包括:短链醇与油酯的摩尔比为(10~50):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脂质量的1~15%,反应温度40~180℃,反应时间1~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15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酯交换制生物柴油的方法
- 下一篇: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