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太阳能技术的充电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111424.5 | 申请日: | 2017-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9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 发明(设计)人: | 罗昌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昌兴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5 |
| 代理公司: | 南宁新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5119 | 代理人: | 方明 |
| 地址: | 541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太阳能 技术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充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太阳能技术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汽车或者电动车因其便捷性和灵活性越来越受人们喜爱,但对于该类电动系列的产品,由于是利用自身所携带的电池为动力源进行驱动运行的,因此,其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电能蓄满问题,因为电动产品在行驶过程中会不断耗费电池中的电能,如若没有相应的充电设备进行快速有效的充电,电动产品将不能进行长时间的运行,即影响电动产品的续航。而我们知道,电动产品在充电时,一般补给的时间较长,这就使得旅途的时长变长,因此,拟考虑将电动产品上的电池采用可更换的电池,而给电动产品补给的充电设备则能够对该类电动产品的电池进行更换,本申请则针对该类充电设备进行设计,以为电动产品提供更换电池的同时,还能够回收电池,且对回收后的电池进行充电。此外,考虑到目前太阳能的普及使用,本申请还拟采用太阳能技术对充电设备中的电池进行充电。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太阳能技术的充电装置,匹配极柱外凸且正负极柱位于同一侧的电池使用,其包括顶盖和壳体,所述顶盖设置在壳体顶部,其上表面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设置在壳体上的蓄电池;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使其内部外连通的入口和出口;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竖直设置,其输送面垂直于所述入口所在面,且在该输送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托物板,所述第一托物板用于托放从入口进来的电池,其托放面分别垂直所述入口所在面和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面;所述第一托物板通过第一伸缩件安装在第一输送装置上,所述第一伸缩件能够带动第一托物板伸缩;在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展方向上设置有充电件,所述充电件设置在壳体上,其与所述蓄电池、外部电源均连接以得到电量支撑;所述充电件朝向第一伸缩件的一侧设置有充电部,所述充电部在第一伸缩件朝其所在侧伸展时与随第一伸缩件运动的第一托物板上的电池正负极柱连接;所述第一托物板在朝向充电件的一侧设置有凸出托放面的限位挡板;
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一推动件,所述第一推动件设置在出口相对的一侧上,且正对着所述出口;所述第一推动件具有伸缩功能,其伸缩方向为所述出口所在方向以在伸展过程将壳体内的电池通过出口推出壳体外;
所述壳体上安装有控制模块和电量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蓄电池、外部电源和电量检测模块,所述电量检测模块还连接蓄电池,用以检测所述蓄电池的电量,并生成相应的电量信息发于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再根据电量信息控制蓄电池和外部电源之一连接充电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从壳体顶部向壳体外延伸,并形成伞状结构;所述顶盖上表面铺满所述太阳能电池板。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稳压电路连接蓄电池或者通过稳压电路直接连接充电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稳压电路均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充电件,其根据所述充电件的充电情况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情况控制稳压电路连接蓄电池或者充电件,且在所述充电件给电池充电时,所述稳压电路、蓄电池和外部电源三者仅有其一连接充电件。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顶部设置有风力发电设备,所述风力发电设备连接蓄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入口和出口设置在壳体的相对两侧上;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一输送装置间隔设置,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靠近出口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面平行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面;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托物板,所述第二托物板的托放面平行于第一托物板的托放面;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二推动件,所述第二推动件设置在入口所在侧,且与所述入口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推动件具有伸缩功能,其伸缩方向为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设置的方向,其能在伸缩过程将所述第一托物板上电池推至第二托物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充电腔室和电池放置腔室,所述入口与充电腔室连通,且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充电件和第二推动件设置在充电腔室内,所述出口与电池放置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一推动件安装在电池放置腔室内;
所述充电腔室和电池放置腔室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充电腔室和电池放置腔室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与第二推动件、出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推动件的安装高度同连通口的开始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昌兴,未经罗昌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14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