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装配式路面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111023.X | 申请日: | 2017-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1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冯力强;苏海明;潘存瑞;罗崇德;魏宏亮;秦萍;吴星蓉;张国平;蔡东伟;郭恒;王建平;贾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甘肃建投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5/06 | 分类号: | E01C5/06;E01C11/22;E01C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装配式 路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公路的路面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装配式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升级及路网路况等密切相关。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消费结构的逐渐升级及路网路况的不断改善,为我国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总体环境,我国公路运输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具有不可低估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资流动的持续增长,从而对公路建造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公路建设是一项及其复杂的工程,其中公路路面的修建及其结构在整个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路路面是在路基表面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在行车作用和各种自然因素影响下,使公路仍能够保持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平整度和粗糙度,以便使车辆能够在公路上快速行驶。目前公路建设工程中大多数采用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碎石混合料等作为路面材料。
路面使用时需定期保养和维修,保养和维修费时费力,且易影响车道畅通。公路两旁多设置架空电线电缆,公路路基下埋设有用途不同的各种管线,公路路域环境复杂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如何改善市容市貌,打造集约型的管线安置型道路,缓解因保养和维修路面而造成的麻烦和交通压力,这些都是公路建设、运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集成电缆电线和雨水管道的,便于路面保养和维修的多功能装配式路面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装配式路面结构,包括若干路面预制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预制构件1由上预制构件2和下预制构件3组成,且上预制构件2和下预制构件3均由新型混凝土材料制成,内部均设有由若干平行排列的三棱柱型钢架4组成的支撑框5,所述上预制构件2左右两端均设有直角型结构的第一连接件6,相邻上预制构件2左右两端均设有与第一连接件6相匹配的第二连接件7,且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通过通孔利用锚杆8连接固定,所述下预制构件3的结构与上预制构件2相匹配,且位于上预制构件2下部,其支撑框5的最外端的钢架4内设有排水通道9,其余钢架4内均设有通筒10,且排水通道9和通筒10均与钢架4间用垫块19进行对中固定,其排水通道9上端设有矩形结构的第一进水通道11,且上预制构件2左右两端与第一进水通道11的对应处设有第二进水通道12。
所述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的一端均固定于上预制构件2的支撑框5,且第一连接件6内壁设有防水层13。
所述钢架4、锚杆8和垫块19的外壁均包覆有环氧树脂层或者聚乙烯层或者聚丙烯层。
所述通筒10、排水通道9、第一进水通道11和第二进水通道12的材质均为高强度的铝合金,其排水通道9、第一进水通道11和第二进水通道12的内壁和外壁,通筒10外壁均设有隔水耐腐蚀层14,且通筒10内壁设有绝缘层15,其第二进水通道12上口设有网状封板16。
所述上预制构件2表面从上到下设有氯化钙溶胶层17和沥青混合料层18,且氯化钙溶胶层17的厚度为2mm-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由上预制构件和下预制构件组成的路面预制构件,且利用上预制构件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锚杆的作用下连接并固定,在铺路面时将路面预制构件逐块安装固定即可,当路面受损需要修复时,将修补部位所在的路面预制构件的上预制构件取下、更换新的即可正常使用。而且在上预制构件和下预制构件内采用三棱柱型钢架组成的支撑框,加强了路面抗破坏能力,增强路面的耐久性。
(2)因下预制构件位于由上预制构件及其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围成的槽内,且上预制构件和下预制构件并非一体式的,故而活动上预制构件并不影响下预制构件。而且下预制构件的通筒中可安置各种电缆线和管道,排水通道及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可有效实现排水功能。如此可有效改善市容市貌且能避免因路面修复而引起的电缆电线遭损坏,也避免因管道的更换而造成公路出现“拉链路”,极大的缓解了道路通行压力。
(3)通筒、排水通道,以及第一进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高强度的铝合金材质的选择,以及隔水耐腐蚀层、绝缘层和防水层的设置来保证通筒、排水通道,以及第一进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的强度、寿命及安全性,进而来保障电缆线和管道的安全。
(4)上预制构件表面从上到下设置氯化钙溶胶层和沥青混合料层,来提高上预制构件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甘肃建投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未经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甘肃建投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10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水砖及透水砖路面铺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松软湿地铺路用柔性复合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