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冷凝的空气处理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0974.5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3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屠程鑫;郭军生;冯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49/00 | 分类号: | F16K49/00;F16K27/00;B01D45/08;B01D45/12;B01D53/26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康秀华 |
地址: | 3118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 空气 处理 单元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冷凝的空气处理单元,包括阀体,阀体外设进气管,阀体内部中心设通气柱,阀体内位于通气柱外围设螺旋片座,螺旋片座的外围设多层螺旋片,上下相邻两层螺旋片错开设置,每层螺旋片由四个等间隔周向分布的片体组成,每个片体包括中间的水平部和位于水平部两侧的上翘部和下倾部,通气柱通过第二气道连通到位于上方的一层螺旋片处,阀体内位于螺旋片的下方设排污槽,排污槽的一端设落污孔,通气柱的上端卡接压盖,压盖上端面压接上框体,上框体的下部外围套设下框体,上框体和下框体均包覆在外罩内,上框体内设分子筛。本发明将油水分离的螺旋片整合在阀体内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小了整体体积,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冷凝的空气处理单元。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气处理单元一般在阀体外部连接一个分离器,用于在压缩空气进入阀体前分离空气内的水和油,该外接的分离器增大了阀体的体积,使用不便,同时现有的空气处理单元的反吹和泄气装置较为繁琐,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冷凝的空气处理单元,将油水分离的螺旋片整合在阀体内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小了整体体积,实用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冷凝的空气处理单元,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外设进气管,所述阀体内部中心设有通气柱,阀体内位于通气柱的外围密封设有螺旋片座,所述螺旋片座的外围通过安装环设有多层螺旋片,上下相邻两层螺旋片错开设置,每层螺旋片均由四个等间隔周向分布的片体组成,每个片体包括中间的水平部和分别位于水平部两侧的上翘部和下倾部,四个片体的水平部的内侧连接在一起,所述通气柱通过第二气道连通到位于上方的一层螺旋片处,所述阀体内位于螺旋片的下方设有排污槽,所述排污槽的一端设有落污孔,所述通气柱的上端卡接压盖,所述压盖上周向设有扣接头插孔,压盖的下方设有扣环,所述扣环上周向设有插入扣接头插孔的扣接头且扣接头插孔和扣接头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压盖上端面通过X型密封垫压接有上框体,所述上框体的下部外围套设下框体,上框体的下部外围和下框体之间设有滤油纸,上框体和下框体均包覆在外罩内,上框体内设有分子筛,所述通气柱内壁通过第一气道连通到第一顶杆所在处,所述第一顶杆的前后空间密封隔开,所述阀体上连接四回路保护阀,所述四回路保护阀和第一气道分别位于第一顶杆的前后两侧,所述阀体上设有通过缺口通道连通的节流器壳体和旁通壳体,所述旁通壳体的内部下方通过柔性垫圈密封,所述柔性垫圈上端面贴合设有第四弹簧座,所述第四弹簧座上方贴合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顶端贴合设有第二凸顶压板并通过第二螺杆从上往下抵压第二凸顶压板,所述节流器壳体和旁通壳体的底部压接皮膜,所述皮膜下端面中心密封贴合在卡入阀体的皮膜垫座上,皮膜上端面贴合设有皮膜压板,所述皮膜压板的上端压接有第二回位弹簧,所述阀体上设有泄压壳体,所述泄压壳体通过第五气道连通节流器壳体,泄压壳体内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面贴合第三弹簧座,第三弹簧的上端面抵接第一凸顶压板,所述第一凸顶压板上端面抵接可上下移动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三弹簧座的下端面中心抵接有第三顶杆,所述第三顶杆的下端设有伸入第六气道的插接凸头,第三顶杆的下部外壁设有封堵第六气道的下弹簧座,所述第一顶杆上靠近四回路保护阀的一侧的空间通过第三气道连通皮膜下方位于皮膜垫座外围的储气空间,所述储气空间通过第七气道连通到旁通壳体的底部空间,所述第六气道的下端出口处设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上与第六气道所在侧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弹簧座且第二顶杆与第二弹簧座之间压接第二弹簧,所述落污孔连通第二顶杆所在处的第二气腔,所述第二弹簧所在处的第一气腔连通排气阀。
所述阀体的上部中心设有气液分离槽,所述螺旋片座、安装环和螺旋片均位于气液分离槽内,所述螺旋片座的下部对称设有贯穿的导气孔,所述导气孔位于下层的螺旋片的下方,导气孔内插设中空的导气接头,所述螺旋片座的内壁两侧对称设有导气柱,所述导气柱位于通气柱的外围且导气柱连通导气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09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门监测机构及灌溉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空立式波纹补偿器的更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