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吡喃类光致变色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0840.3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华;乔振安;张鹤军;纪立军;范为正;司云凤;王志飞;郑永华;薛晓花;吴潇;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1/107 | 分类号: | C07D491/107;C07D311/94;C09K9/02;C09K11/02;C09K11/88;B82Y30/00;B01J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茵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吡喃类光致 变色 纳米 复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螺吡喃类光致变色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螺吡喃类化合物包覆硫化锌纳米球:
向乙二醇中加入硝酸锌,搅拌均匀后加入硫粉,升温到140-160℃反应20-24小时;冷却至40-60℃,滴加巯基乙醇稳定剂并搅拌;加入螺吡喃类化合物,激烈搅拌2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反应液逐渐分层沉淀,过滤收集沉淀,洗涤,干燥,得到螺吡喃类化合物包覆硫化锌介孔纳米球;其中,硝酸锌、硫粉、巯基乙醇与乙二醇四者质量比为(0.3-0.6)∶(0.1-0.2)∶(4-7)∶(90-110),硝酸锌与螺吡喃类化合物质量比为1∶(0.5-1);
b.制备聚氨酯/螺吡喃类化合物/硫化锌纳米复合微球:
将步骤a制备的螺吡喃类化合物包覆硫化锌介孔纳米球、异氰酸酯单体化合物加入到溶剂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醇类化合物和分散剂;其中螺吡喃类化合物包覆硫化锌介孔纳米球、异氰酸酯单体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分散剂与溶剂质量比为:(0.5-1.2)∶(0.5-1.2)∶(0.5-0.9)∶(1.2-2.2)∶100;温度保持在15-25℃,搅拌下预聚反应45-60min,得到预聚物溶液;将扩链剂、催化剂添加到预聚物溶液中,扩链剂、催化剂和异氰酸酯单体化合物三者质量比为(6-15)∶(0.1-0.3)∶(9-11),加热至45-90℃搅拌下进行聚合扩链反应10-15min,生成聚氨酯包覆物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聚氨酯/螺吡喃类化合物/硫化锌三层复合核壳结构光致变色纳米复合微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吡喃类化合物选自式(I)或式(II)化合物:
其中R=C16H33
其中R=C16H3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单体化合物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萘-1,5-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化合物选自正丁醇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组成的混合物、季戊四醇、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化合物为正丁醇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混合物,其中正丁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两者质量比为(1-3)∶(9-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三氯甲烷、丙酮、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石油醚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吐温20、吐温80、司盘20、司盘60、司盘80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乙二胺、丙二胺、二乙胺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为乙二醇与乙二胺混合物,乙二醇与乙二胺质量比为(2-3)∶(0.6-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08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