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亚临界水技术从白果中提取山奈黄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0325.5 | 申请日: | 201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程淑清;牛清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修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1/30 | 分类号: | C07D311/30;C07D3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二醇丁醚 稠膏 白果 过滤 纯化水 山奈黄素 亚临界水 浓缩液 浓缩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 上清液过滤 澄清药液 加水稀释 滤液浓缩 质量稳定 提取液 脂溶性 滤渣 山奈 稀释 洗脱 预洗 生产工艺 冷却 洗涤 溶解 合并 回收 应用 | ||
应用亚临界水技术从白果中提取山奈黄素的方法,将白果粉碎,用乙二醇丁醚提取2~4次,得浓缩液I;浓缩液I加纯化水稀释,过滤得药液II,滤渣再用纯化水反复多次洗涤,上清液过滤得药液III和药液II合并,加水稀释,过滤得澄清药液IV;将药液IV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用纯化水或乙二醇丁醚预洗,再以乙二醇丁醚洗脱,得药液V;将药液V浓缩得无醇稠膏VI;取稠膏VI加乙二醇丁醚提取2~4次,过滤后滤液再浓缩至稠膏VII;也可将普通白果山奈黄素以乙二醇丁醚使其充分溶解后回收乙二醇丁醚至稠膏,再加适量乙二醇丁醚,提取2~4次后过滤,滤液浓缩至稠膏VII;将稠膏VII以纯化水提取2~4次,提取液冷却过滤,浓缩,干燥即得脂溶性白果山奈黄素。本生产工艺简便、产品质量稳定、经济效益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亚临界水技术从白果中提取山奈黄素的方法,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影响人们健康与长寿的一类主要疾病。由于白果制剂在该类疾病治疗领域的显著效果,使之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与青睐,逐渐成为该领域制剂市场上的一棵长青树。随着制剂新技术与中药现代化的相互渗透,白果制剂已经从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传统剂型,发展成为口服液体制剂、针剂并进入缓控释、靶向制剂的新阶段,冻干粉针剂、分散片、缓释片、滴丸剂等新剂型也不断涌现。
由于白果内酯的脂溶性较小,目前市场上的白果山奈黄素主要通过树脂法、萃取法制备而得,性质也主要呈现脂溶性,难以适应液体制剂的生产与应用需要。通过检索,白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很多,但多为制备普通的白果山奈黄素。制备脂溶性白果山奈黄素的仅有02113533.9号″脂溶性白果山奈黄素的生产工艺″与200510003243.1号″一种脂溶性白果叶山奈黄素的生产方法″专利申请。这些方法不仅生产成本高,产业化难度大,而且不能同时解决脂溶性与完全保留有效成份白果萜类内酯含量的问题,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满足白果山奈黄素产品质量升级的要求。
另外,市场上也存在采用加入助溶剂以增加脂溶性达到生产脂溶性白果山奈黄素的方法。这类脂溶性白果山奈黄素原本为脂溶性白果山奈黄素,由于加入了有机或无机助溶剂,实现了脂溶性改善,但有效成份白果内酯存在严重的损失与破坏,对物料的酸碱度产生影响,且加入的助溶剂对制剂安全性与适用性存在一定地影响,存在严重的使用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亚临界水技术从白果中提取山奈黄素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根据原料不同分为二种情况,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以白果为原料制备脂溶性白果山奈黄素:
(1)将黄酮含量≥0.6%、总内酯含量≥0.25%、含水量≤10%的烘干白果粉碎至大小约为1~2cm2,用一定量的浓度为60~90%乙二醇丁醚提取2~4次,每次用一定时间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得浓缩液I。
白果质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是,内酯含量越高,产品中内酯的含量越高;白果含水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是,含水量越高,提取所需乙二醇丁醚浓度越高;白果的细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是,粉碎太细提出杂质太多,对后续的分离纯化造成一定的困难;本发明明确白果质量要求是,黄酮含量≥0.6%,总内酯含量≥0.25%,含水量≤10%,白果为烘干叶,粉碎细度约为1~2cm2。
提取时间和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是,第一次提取超过3h,有效成份浸出已达平衡,第二、三次提取超过2h,浸出也已达平衡,且有效成份浸出已基本完全,再增加提取时间或提取次数则没有意义。本发明明确的最佳提取条件是,用浓度为75~85%乙二醇丁醚提取2~3次,第一次2~3h,第二、三次每次1~2h;提取溶剂用量是:第一次5倍药材量,第二、三次3倍药材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修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修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03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