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ZnO纳米颗粒的超疏水自清洁棉织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9384.0 | 申请日: | 2017-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4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钱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景 |
主分类号: | D06M11/44 | 分类号: | D06M11/44;D06M11/38;D06M13/144;D06M13/256;D06M15/15;D06M13/188;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zno 纳米 颗粒 疏水 清洁 棉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ZnO纳米颗粒的超疏水自清洁棉织物,属功能纳米材料和纺织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超疏水(superhydrophobicity)现象是指水滴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超过150°的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研究表明,材料表面的微观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是引起超疏水现象的主要原因。因而制备超疏水材料有两类方法:一是在疏水材料表面构造微纳米结构;二是在具有分层结构的微纳米表面修饰低表面能物质(周思斯,管自生,李强,陆春华,许仲梓. Zn片经水热反应和氟硅烷修饰构建超疏水ZnO表面[J]. 物理化学学报,2009,25(08):1593-1598)。鉴于超疏水现象在防水、油/水分离、自清洁、抗结冰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引起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
纳米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光电半导体材料,在室温下具有较宽的禁带宽度(3.37eV)和较大的激子束缚能。其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无毒和非迁移性,低介电常数,光催化性能,荧光性,压电性,吸收和散射紫外线的能力等,因此纳米氧化锌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并表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纳米氧化锌已作为催化剂,气体传感器,半导体器件,压敏电阻,压电器件,场致发射显示器和紫外遮光材料等而被广泛应用。
在纺织领域,纳米氧化锌可赋予棉织物超疏水、抑菌、除臭、自清洁、抗皱、紫外线屏蔽和光催化等功能。将纳米氧化锌与棉织物相结合可有效改善棉织物的固有缺陷,扩大棉织物的适用范围,提高棉织物的附加值。东华大学胡香玉采用化学浴沉积法,使纳米ZnO的制备与纳米ZnO在棉织物表面上的负载一步完成,然后用硬脂酸处理,制得超疏水棉织物。负载于织物上的纳米ZnO还可吸收和屏蔽紫外线,赋予织物抗紫外的功能(胡香玉. 基于纳米氧化锌的超疏水抗紫外棉织物整理[D].东华大学,2013)。东北林业大学张明通过复合疏水性氧化锌与聚苯乙烯,于棉织物表面制备一种高强度超疏水性涂层,从而获得化学与机械稳定性优良的超疏水性材料(张明. 超疏水性棉织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西北师范大学杨康采用简单可行的溶液浸泡种子生长法,在市购的纯棉棉布表面制备出花簇型棒状纳米氧化锌。经过低表面能物质修饰后,超亲水性的棉布转变为超疏水棉布。对此种棉布吸油性进行了探究,超疏水的棉布能吸附水面上的油渍,并能够将油水混合物分离(杨康. 几种超疏水表面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但是目前纳米氧化锌对棉织物的改性主要是通过后整理法来实现。后整理法主要采用浸渍、浸轧、涂层或喷涂等方法将纳米材料整理到纤维上,并使之固着在纺织材料上的一种方法。后整理法具有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等优势。但加工过程中存在纳米材料易团聚,纳米材料在纤维和织物表面分布不均匀,纳米材料与纤维结合牢度低的问题(超支化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对纺织品的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3)。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ZnO纳米颗粒的超疏水棉织物。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景,未经钱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9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