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血液安全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9343.1 | 申请日: | 2017-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2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正光恒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20 | 分类号: | G16H40/20;G06K17/00;G06Q1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技术 血液 安全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血液安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输血事业的深入发展,国家对血液质量、输血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卫生部最新的《血站管理办法》,对血液加工、储存、运输温度监控管理进行完整准确的监测、跟踪及控制,为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提供现代化的手段,是保证采供血机构的切身利益和现代血液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血液管理业务的一般流程为:献血登记一体检一血样检测一采血一血液入库一在库管理(成分处理等)一血液出库一医院供患者使用(或制成其他血液制品)。在这一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信息,包括献血者的资料、血型、采血时间、地点、经手人等。大量的信息给血液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又加上血液是一种非常容易变质的物质,如果环境条件不适宜,血液的品质即遭破坏,所以血液在存储和运输途中,质量的实时监控也十分关键。
近几年来,在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因采血、输血等造成的医疗纠纷逐年上升。据医师协会对114家医院做的调查报告显示,近3年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居高不下,无论医院或血站赔多少钱,都无法治愈艾滋病、丙肝这样的因输血感染上的疾病。反过来,对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而言,一旦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其负担也是“致命”的,轻则永远承担患者的治疗费用,重则关门整顿、职工下岗。因此,患者、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都希望能够通过有效手段预防因血液问题产生的种种风险,希望在出现问题后也能明确分清责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将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血液安全管理领域,运用其既能提高识别效率、实现信息跟踪,又能实时采集血液环境信息的血液环境传感器标签,真正实现血液管理的智能信息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血液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血液采集系统、血液管理系统和血液确认系统,所述血液采集系统包括血液环境传感器,所述血液环境传感器附着于血液采集袋上,所述血液管理系统包括血液出入库管理系统、血液跟踪管理系统和血液质控管理系统。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血液安全管理系统,其所述血液出入库管理系统包括血液入库管理系统、血液储存管理系统和血液出库管理系统,所述血液入库管理系统包括血液环境感知基站,所述血液环境感知基站通过传感器边缘服务器与数据库连接,所述血液环境感知基站与入库显示系统连接;所述血液储存管理系统包括存血架、存血架上对应设置的电子标签和用于查看所述电子标签相关信息的手持血液识别终端,所述血液环境感知基站接收电子标签发送的信息,在储存显示系统中显示出来,并存放在数据库中;所述血液出库管理系统通过局域网与数据库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血液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血液跟踪管理系统包括全国血液归属解析服务器、省级血液归属解析服务器、市级血液归属解析服务器和基层血站数据库,所述血液环境传感器所对应的信息存放于基层血站数据库中,所述基层血站数据库中的信息存放于对应的市级血液归属解析服务器,所述市级血液归属解析服务器中的信息存放于对应的省级血液归属解析服务器,所述省级血液归属解析服务器中的信息存放于全国血液归属解析服务器。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血液安全管理系统,其所述血液采集系统还包括电子献血卡以及与电子献血卡对应设置的的献血卡阅读器。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血液安全管理系统,其所述血液环境传感器包括微控制单元、传感单元、射频单元、通信单元、定位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分别于传感单元、射频单元、通信单元和定位单元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于微控制单元、传感单元、射频单元、通信单元和定位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正光恒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正光恒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93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