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地下管廊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8215.5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1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翼航空器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文洋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津南区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板 地下管廊 底板 装配式 施工 临时支撑梁 地面测量 顶板组成 活动配合 快速安装 扩孔装置 连接方便 施工效率 上台阶 下台阶 预制件 底面 放入 挖坑 挖掘 | ||
本发明涉及扩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左预制板、右预制板、底板以及顶板,所述左预制板和右预制板的上部一侧分别设有上台阶,所述左预制板和右预制板的下部一侧分别设有下台阶,所述左预制板和右预制板之间设有与二者活动配合的临时支撑梁。本装置和工艺更改了传统直接在底面挖坑的方式,在地面测量好距离后先放入两块预制板,再进行挖掘,放置底板以及顶板组成地下管廊,施工便捷,预制件之间的连接方便快捷,从而能极大的提高施工效率,实现地下管廊的快速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扩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虽然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预制式装配地下管廊结构,但这种结构都是到现场组装后,在地下挖一个深坑后再将组装后的管廊放入到深坑内再回填,这种工艺是目前最长用的方式,其缺点是施工周期长,动用设备以及人力多,对周围的建筑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及其施工方法,便于施工。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预制板、右预制板、底板以及顶板,所述左预制板和右预制板的上部一侧分别设有上台阶,所述左预制板和右预制板的下部一侧分别设有下台阶,所述左预制板和右预制板之间设有与二者活动配合的临时支撑梁;所述左预制板和右预制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子母扣,子母扣内嵌入膨胀止水条;所述左预制板和右预制板的底部分别设有刃脚,刃脚的底部为平面或成锐角。
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左预制板和右预制板之间焊接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左预制板、右预制板以及底板的底部分别设有若干根预制桩。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碎石桩。
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地表控制沟施工:在地面开两个控制沟,控制沟内冲入护壁泥浆,该控制沟的宽度大于左预制板和右预制板的宽度,控制沟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左、右预制板的高度;
步骤二、地下管廊预制侧壁下沉:分别将左预制板和右预制板依次放入到控制沟内,相邻的两块左预制板彼此插接,相邻的两块右预制板彼此插接;
步骤三、地下管廊的开挖:将左、右预制板之间的上部泥土去除,露出上台阶,将临时支撑梁的两端分别放置在左、右预制板的上台阶上;
步骤四、将左、右预制板之间的泥土挖出,直到挖到下台阶的位置;
步骤五、地下管廊底板和顶板的安装:将底板的两端分别放置在左、右预制板的下台阶上;
步骤六、先拆除临时支撑梁再同时将顶板放置在上台阶上。
步骤七、底板和顶板采用叠合楼板工艺,通过二次浇注面层来加强底、顶板和左、右预制板的连接,叠合板四周预甩连接钢筋分别与左、右预制板预甩钢筋和相邻叠合板甩筋连接。
步骤八、最后回填。
优选地,地下管廊的抗浮控制:在步骤一中,在控制沟内预先装入预制桩,预制桩为水泥桩或铁笼桩,预制桩通过振动锤打入到地面;在步骤四中,挖出泥土后,在地面打入多根预制桩,预制桩通过振动锤打入到地面。
优选地,在步骤四中,挖出泥土后,在地面铺上砂石,再通过破碎锤的钎杆向地面打孔,钎杆脱离孔后砂石进入到孔内形成碎石桩。
优选地,在步骤四中,挖出泥土后,在地面铺上砂石,在一块钢板的底部焊接多根钎杆,钢板的上部与破碎锤连接,最后用破碎锤带动钢板在地面开出多个孔,钢板收回后,砂石进入到孔内形成碎石桩,最上部用平板将碎石桩的上部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翼航空器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神翼航空器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82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