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轻型载具的固液混合型复合装甲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8154.2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2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云帆 |
主分类号: | F41H7/04 | 分类号: | F41H7/04;B64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89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410019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轻型 混合 复合 装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甲载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轻型载具的固液混合型复合装甲。
背景技术
未来战争对陆军的远程投送能力、武装直升飞机的有效载荷能力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对装备重量提出了严苛要求,传统放入钢制装甲和钛合金装甲已不能满足未来武器装备发展的需要。
目前,轻型装甲车一直采用钢制防弹装甲,武装直升飞机采用钛合金防弹装甲。在装甲载具领域,装甲吉普和轻装甲车的标配装甲不足以阻挡机炮、大口径机枪和小型爆炸物的攻击,传统的复合装甲或间隙装甲过于沉重,不适合装备于轻型载具。传统的复合装甲或间隙装甲成本高昂,不适合广泛使用;反应装甲过于沉重且成本更加高昂,不适合轻型载具使用;均质装甲不足以为轻型载具提供有效保护。目前我国并没有一种既可以有效阻挡机炮、大口径机枪和小型爆炸物的攻击,同时也不影响轻型载具机动性的装甲。因此,装甲存在的重量大、造价高等问题是现在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装甲存在的重量大、造价高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密度低,成本低,易批量生产的用于轻型载具的固液混合型复合装甲;一种用于轻型载具的固液混合型复合装甲,包括装甲主体(1),所述装甲主体(1)为多层材料组成,还包括供液系统(2);所述装甲主体(1)中间层包括一层以上的凯夫拉布料夹层(14);
所述供液系统(2)包括胶液箱(21)、水泵(22)、水泵控制器(23)、接收器(24)、遥控器(25);
所述胶液箱(21)安装在所述轻型载具上且内部装有粘稠的阻燃胶液;
所述水泵(22)安装在所述胶液箱(21)上;
所述水泵(22)输入管口接入所述胶液箱(21),输出管口通过软管(26)与所述凯夫拉布料夹层(14)相连通;
所述接收器(24)安装在所述胶液箱(21)上且与所述水泵控制器(23)通讯连接,所述接收器(24)在接收遥控信号后通过所述水泵控制器(23)控制所述水泵(22)的启闭;
所述遥控器(25)安装在驾驶室内,与所述接收器(24)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甲主体(1)包括内装甲板(11)、外装甲板(12)、胶质膜(13);
所述凯夫拉布料夹层(14)两侧面均覆盖胶质膜(13),所述胶质膜(13)两外侧为所述内装甲板(11)和外装甲板(12)。
进一步地,所述装甲主体(1)包括内装甲板(11)、外装甲板(12)、胶质膜(13);所述内装甲板(11)、外装甲板(12)相对内表面分别覆盖一层胶质膜(13),所述两层角质膜(13)中间设置2层以上的凯夫拉布料夹层(14),所述2层以上的凯夫拉布料夹层(14)之间用所述角质膜(13)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22)、水泵控制器(23)、接收器(24)均与所述轻型载具的内部蓄电池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凯夫拉布料夹层(14)可以吸收所述阻燃胶液,且渗透性良好。
进一步地,所述供液系统(2)的软管(26)为阻燃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内装甲板(11)贴紧所述轻型载具外表面,将所述用于轻型载具的固液混合型复合装甲固定安装在所述轻型载具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轻型载具的固液混合型复合装甲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量列装轻型载具部队;
2、发明提供的用于轻型载具的固液混合型复合装甲拥有固液混合夹层,可以有效防御小口径穿甲弹与射流;
3、本发明提供的一用于轻型载具的固液混合型复合装甲轻便,可以在不影响轻型载具机动性的同时为轻型载具提供良好的防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用于轻型载具的固液混合型复合装甲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装甲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装甲主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一种供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云帆,未经李云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81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弹假目标及导弹车
- 下一篇:一种坦克携带步兵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