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面材料疲劳性能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7676.0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4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金光来;费燕华;冯雯雯;林毅;华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8 | 分类号: | G01N3/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面 材料 疲劳 性能 测试 方法 | ||
1.一种路面材料疲劳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1制备试验所需的各结构组合的复合疲劳试件;所述复合疲劳试件的制备过程包括步骤实现:
1.1.1成型各结构层的沥青混合料;
1.1.2在各层沥青混合料试件底部布设应变片,底层板除外;
1.1.3在各层沥青混合料表面涂刷黏结层,顶面层除外;
1.1.4将各层沥青混合料,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依次组合,形成各结构组合的复合疲劳试件;
1.2将所述复合疲劳试件放置于试验槽内,对所述复合疲劳试件进行加热并保温;
1.3通过加载的轮胎对步骤1.2中加热完成的所述复合疲劳试件进行不同压强和行走速率下的加载,并记录加载过程中复合疲劳试件的应变、荷载与加载时间;
其中,步骤1.3中所用的加载设备为小型曲柄式路面加速加载试验装置,包括整体框架(1)、动力装置(2)、传动装置(3)、试验轮组(4)和纵向加载机构(5);整体框架(1)用于对动力装置(2)进行支撑,动力装置(2)通过传动装置(3)带动试验轮组(4)沿整体框架(1)水平往复运动,纵向加载机构(5)用于在加载轮组(4)往复运动中,对其提供向下的纵向力;
试验轮组(4)与整体框架(1)滑动连接,试验轮组(4)上固定设置有导向轴(43),整体框架(1)上设置有气动悬浮结构 (6),气动悬浮结构(6)分别设置于导向轴(43)两端,用于对导向轴(43)在竖直平面内的位置进行限位;其中,气动悬浮结构(6)包括外壳体(61)和内壁(62),外壳体(61)和内壁(62)之间设置有进气腔体(63),内壁(62)围设成供导向轴(43)穿设的出气腔体,内壁(62)上并列设置有若干出气环(64),出气环(64)由聚拢型导向部(65)自进气腔体(63)引出;
导向轴(43)两端设置有保护装置(7),保护装置(7)包括左抱箍(71)和右抱箍(72),二者关于转轴(73)转动,且闭合后形成用于将导向轴(43)外围抱死的环状体(74);其中,左抱箍(71)和右抱箍(72)中用于形成环状体(74)的两曲面通过承载带(75)连接,左抱箍(71)和右抱箍(72)顶部设置有卡合结构(7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材料疲劳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结构层的沥青混合料通过轮碾法成型,当对所述复合疲劳试件进行加载时所述轮胎的行走方向与轮碾法成型时碾压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材料疲劳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2中,在各层沥青混合料试件底部布设应变片前,需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材料疲劳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3中,所述黏结层为乳化沥青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材料疲劳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所述加热温度范围为-15℃~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材料疲劳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中,所述压强设置范围为0~0.95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材料疲劳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中,所述行走速率范围为0-30次/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材料疲劳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保温时间为4~6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材料疲劳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所述试验槽侧面及底面通过隔热层包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76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