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田控制病虫害的绿色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7531.0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0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袁潜华;柯智;何光亮;吴川德;吴丹;何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2/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田 控制 病虫害 绿色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田控制病虫害的绿色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增产以及病虫害的防治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研究的重点,在过去的水稻种植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然而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仅降低土壤的养分含量,使土壤的后劲不足,而且造成了稻田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有益天敌生物)的下降,病虫害抗性提高,稻米质量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采用新的环境友好型的控制手段已势在必行。
早在1997年,云南农业大学与国际水稻所合作,在云南省开展了利用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研究,通过多年的研究与试验,建立了水稻遗传多样性混栽控制稻瘟病技术,由于该技术简便易行,防治稻瘟病效果显著,增产明显。从1998年开始,该技术在云南、四川、湖南、贵州和江西等33个省市,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有效的控制了稻瘟病流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朱有勇:遗传多样性与作物病害持续控制。科学出版社,2007.10)。如云南农业大学等根据品种遗传背景的差异、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不同,选用了2个籼型杂交稻品种(汕优63和汕优22)和2个优质地方稻品种(黄壳糯和紫谷)进行了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和不同品种净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籼型杂交稻与优质地方稻品种混合间栽比同一品种净栽对稻瘟病有极为显著的控制效果,尤其突出的是混合间栽中高度感病的优质地方稻品种对稻瘟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极显著的下降,防治效果达83%~98%。可见,品种混合间栽与品种净栽相比具有明显的抗倒伏和增产效果,品种混合间栽比净栽杂交稻平均增产6.5%~9.7%(朱有勇、陈海如等,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3,(05):521-527)。但以上方法并未涉及水稻与旱稻山栏稻的间作种植用于防治稻瘟病。1999年,重庆市垫江县农业局就公开了一种“杂交稻与糯稻间作方法”(作者:谭元林、谭艳,来源:农家科技,发表时间:1999-04-15),通过将中秆型杂交稻与高秆型糯稻间作栽培,构成水稻复合群体,使单位面积主作物的产量不受影响,另增糯谷50-80kg。可见,杂交稻与糯稻间作可使糯稻增产,但并未使杂交稻增产,该方法也未起到明显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中国专利CN102668941A,公开了一种利用水稻间作水芹控制水稻病虫害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种植水稻的同时,间插种植水芹,实现控制稻田病虫害发生、基本保证稻谷产量、提高其质量,以及生产高经济价值的水生蔬菜等多种效益。该方法也是采用水生作物之间的间作模式,而且其水稻产量和病虫害防治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公开了“田埂留草控制稻飞虱效果及对捕食性天敌多样性影响”(作者:万年峰、季香云、蒋杰贤、黄开华,来源:应用昆虫学报,2012,49(6):1604—1609),文中以稻田田埂周年性保留杂草为处理,以稻田田埂不保留杂草为对照,对处理区和对照区稻田稻飞虱成若虫、捕食性天敌种类和数量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期内(6-10月),田埂留草稻田百丛稻株稻飞虱数量为(891.11±133.12)头,较非留草稻田减少35.31%。可见,该研究公开了稻田留草可有效控制稻飞虱数量,但并未公开田埂种植蜜源植物对害虫的防治作用及效果。
目前,尚无利用旱稻(特别是山栏稻)和水稻间作,田埂种植硫华菊、百日草等蜜源植物防治水稻病虫害和水稻增产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稻田控制病虫害的绿色种植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稻田控制病虫害的绿色种植方法,种植水稻的同时,间种旱稻。
优选的,水稻行间距为(16.7-23.3)cm×(16.7-23.3)cm,每穴3-5株,旱稻品种的丛距为23厘米以上,每丛4-6苗;旱稻密度为0.3-0.4万穴/667㎡,水稻密度为1.36-1.40万穴/667㎡;稻田植株总穴数控制在1.67-1.70万穴/667㎡,按照旱稻:杂交稻=2:2-18的行间比例进行插秧。
优选的,所述水稻为杂交水稻,所述旱稻为山栏稻。
优选的,山栏稻选择高秆品种,杂交水稻选择矮秆品种,高秆品种比矮秆品种高20-30公分,成熟期前后不超过10天。
优选的,插秧后田埂种植蜜源植物。
优选的,蜜源植物种植的时间是水稻插秧后7天内。
优选的,所述蜜源植物为硫华菊、百日草、芝麻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7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七星椒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蓬蒿‑芹菜高效混合种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