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梁截面多排钢筋安装模型及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7309.0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3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宋功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功业 |
主分类号: | G09B25/04 | 分类号: | G09B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面 钢筋 安装 模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梁截面多排钢筋安装模型及安装方法,为进行梁钢筋安装辅助教学以及为施工企业的农民工进行培训而设计的,属于职业教育设施领域;梁截面多排钢筋安装模型由模拟梁截面的多排钢筋、模拟箍筋、模拟梁顶定位钢筋、模拟梁底定位钢筋与模拟梁混凝土组成的;模拟梁顶一排钢筋、模拟梁顶二排钢筋、模拟梁底二排钢筋、模拟梁底一排的截面都被安装在模拟箍筋的内部,且与模拟箍筋连接;模拟梁顶一排钢筋、模拟梁顶二排钢筋之间用模拟梁顶定位钢筋隔开;模拟梁底二排钢筋、模拟梁底一排之间用模拟梁底定位钢筋隔开;全部模拟钢筋都在模拟梁混凝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梁截面多排钢筋安装模型及安装方法,是为进行梁钢筋安装辅助教学以及为施工企业的农民工进行培训而设计的,属于职业教育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梁是由钢筋与混凝土两部分组成的,混凝土起的是抵抗压应力的作用,钢筋起的是抵抗拉应力的作用;钢筋在梁中的位置是由设计经过计算后安排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各钢筋位置的正确,才能保证钢筋受力能满足设计要求,否则由于钢筋安装的位置不正确,就导致梁在使用过程中因不合理受力而破坏,就有导致房倒屋塌的可能,因此,正确摆放钢筋的位置,在钢筋安装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梁截面设置的单排钢筋安装时只要将受力筋与箍筋紧密结合就行,对于多排钢筋的梁截面来说,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和还没有进入工作状态的农民工来说,应该熟悉梁截面多排钢筋安装的位置,但要想让他们理解并掌握梁截面多排钢筋安装的位置还真不容易;我国建筑工程类的大学教学一直延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我国高等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虽然有所突破,采用了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设置了一些教学情境,但没有根本摆脱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使教育能跟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国家决策改造一批应用技术大学,这些大学的教师、设施都是按照精英式培养模式设置的,要想贴近施工教学,难度很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工业2025计划的颁布实施,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农民工的培训要求,而且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检查考核力度加大,可是建筑施工企业很难组织对农民工的梁截面多排钢筋安装施工的培训,应用技术大学、高职院校、中职学校目前的设施也不能满足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梁截面多排钢筋安装施工的培训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梁截面多排钢筋安装模型及安装方法。
本方案的具体做法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梁截面多排钢筋安装模型,由模拟梁顶一排钢筋、模拟梁顶二排钢筋、模拟梁底二排钢筋、模拟梁底一排钢筋、模拟箍筋、模拟梁顶定位钢筋、模拟梁底定位钢筋与模拟梁混凝土组成;所述模拟梁混凝土形成一个几何框架,模拟箍筋安装于模拟梁混凝土内,模拟梁顶一排钢筋、模拟梁顶二排钢筋、模拟梁底二排钢筋、模拟梁底一排钢筋水平安装在模拟箍筋的内部,且与模拟箍筋连接;模拟梁顶一排钢筋、模拟梁顶二排钢筋设于模拟箍筋上部,上下两排钢筋之间用模拟梁顶定位钢筋隔开,并分别与模拟梁顶定位钢筋垂直连接;模拟梁底二排钢筋、模拟梁底一排钢筋设于模拟箍筋下部,两排钢筋之间用模拟梁底定位钢筋隔开,并分别与模拟梁底定位钢筋连接;模拟梁顶定位钢筋与模拟梁底定位钢筋平行。
所述模拟梁顶一排钢筋、模拟梁顶二排钢筋、模拟梁底二排钢筋、模拟梁底一排钢筋是模拟梁截面排布的多排钢筋,每排钢筋水平均布多根。
所述模拟箍筋是由模拟直钢筋弯折成的矩形框状;模拟箍筋上部的一角的两边分别设有夹角为45度的直段钢筋。
所述模拟箍筋的顶边、底边分别与模拟梁顶一排钢筋、模拟梁底一排相交并连接;模拟箍筋的两侧边分别与模拟梁顶二排钢筋、模拟梁底二排钢筋相交并连接,使模拟梁顶一排钢筋、模拟梁顶二排钢筋、模拟梁底二排钢筋、模拟梁底一排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模拟梁顶定位钢筋、模拟梁底定位钢筋是直段的模拟短钢筋;模拟梁顶定位钢筋、模拟梁底定位钢筋的长度小于模拟梁的宽度,大于模拟箍筋的宽度,其两端伸入至模拟梁混凝土。
所述模拟梁混凝土是模拟的钢筋安装完毕验收合格后模拟浇筑的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功业,未经宋功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73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