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6171.2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6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梦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5;H01B11/02;H01B1/02;H01B13/02;H01B1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501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绞线 数字通信线缆 外护套 缆芯 绝缘层 高频传输 减少材料 介质常数 无氧铜丝 信号传输 同心的 外套孔 变小 单根 减小 绞合 均布 孔状 外圆 无卤 制备 阻燃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双层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双层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包括缆芯和外护套,所述的缆芯包括均布于所述的外护套内的四对双绞线,所述的外护套的截面为圆形,四对双绞线围绕于一个与外护套外圆同心的阻燃无卤线外;所述的双绞线为两根外套孔状绝缘层的单根无氧铜丝绞合;本发明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中在双绞线外使用孔状绝缘层的新材料,使缆芯介质常数变小,减少材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高频传输时信号传输衰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数据通信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网络传输速率已经从以前的10Mb提高到100Mb,及千兆局域网技术,网络速率日益提高,意味着工作频率的提高,工作频率越高,其信号传输衰减越大。传统的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采用实芯聚乙烯绝缘技术结构,其缆芯在高频时传输衰减大。另外随着原材料成本的不断增加,使得以实芯聚乙烯绝缘技术的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成本越来越高,企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且缆芯介质常数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双层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及其制造方法,以克服目前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传输衰减大、成本高且缆芯介质常数大的不足。
本发明为实现以上技术要求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包括缆芯和外护套,所述的缆芯包括均布于所述的外护套内的四对双绞线,所述的外护套的截面为圆形,四对双绞线围绕于一个与外护套外圆同心的阻燃无卤线外;所述的双绞线为两根外套孔状绝缘层的单根无氧铜丝绞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孔状绝缘层的厚度为0.05mm。
一种双层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外护套材料方法、制备双绞线的方法、将双绞线嵌入到外护套材料中形成双层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的方法;所述的将双绞线嵌入到外护套材料中形成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的方法采用模具完成,所述的模具截面为圆状结构,其圆心为实心体,实心体四周对称分布空心圆环,制备好的双绞线设置在所述的空心圆环内,阻燃无卤线外,将阻燃型无卤材料浇铸进模具中形成超六类数字双层通信线缆。
制备双绞线的方法包括:
步骤A、使用三层共挤式物理发泡与不同颜色聚乙烯底料色母混合挤包于单根无氧铜丝表面形成不同颜色线;
步骤B、将两根不同颜色线对绞合成双绞线。
所述的步骤A中通过高压注氮气方式将高密度聚烯烃与聚乙烯按2:1质量比组成的混合体进行塑化,使其在单根无氧铜丝表面形成蜂窝状结构的绝缘层;
所述的高密度聚烯烃由下列组份配比制备而成: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5~27质量份;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9~10质量份;
硅氧烷7~9质量份;
1,3-丁二烯95质量份;
苯乙烯50~53质量份;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5~27质量份。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61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复合电力电缆
- 下一篇:一种耐酸铝合金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