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共轭二烯烃共聚生产工艺的溶剂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5188.6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娟;徐林;王晨静;赵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J11/02 | 分类号: | C08J11/02;C08L25/10;C08L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芳香族 乙烯基 单体 共轭 烯烃 共聚 生产工艺 溶剂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共轭二烯烃共聚生产工艺的溶剂回收方法,包括:将由凝聚单元汽提得到的部分溶剂蒸汽与湿溶剂进行换热,分别得到第一冷凝溶剂和预热的湿溶剂;然后将所述预热的湿溶剂引入溶剂回收单元中进行分离纯化,并且将所述第一冷凝溶剂进行除水以得到其中水含量降低至饱和量以下的第二冷凝溶剂;然后将经分离纯化后得到的回收溶剂与所述第二冷凝溶剂进行混合以得到循环回聚合单元的循环溶剂。本发明的用于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共轭二烯烃共聚生产工艺的溶剂回收方法能够显著地降低溶剂回收单元的负荷,具有较好的节能降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共轭二烯烃共聚生产工艺的溶剂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共轭二烯烃共聚物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聚合物,广泛应用于汽车部件、沥青改性、家电、粘合剂及包装等多个领域。
目前应用比较多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共轭二烯烃共聚物有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K树脂等。
在现有技术中,国内外工业上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共轭二烯烃共聚物的聚合方法主要采用以反应釜为聚合反应器的阴离子溶液聚合方式,例如US3078254A披露的采用两步偶联法合成SBS的生产工艺路线,US3957913A采用的多官能度引发剂合成星形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工艺方法等,均是采用阴离子溶液聚合的方法。通常,在溶液聚合工艺中,溶剂的用量是聚合物质量的3~20倍,这意味着增加了大量的溶剂分离、提纯、回收等后续工作。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阴离子溶液聚合方式得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共轭二烯烃共聚物溶液后,需将共聚物溶液送入凝聚单元,将共聚物溶液中的溶剂汽提出来,使溶剂与共聚物分离,制成多孔性小颗粒的共聚物,以利于进行后续的干燥处理。凝聚汽提出来的溶剂蒸汽经冷凝及排除游离水后,全部进入溶剂回收单元,进行溶剂的精制与回收,然后再循环回聚合单元重新利用。用于凝聚单元与溶剂回收单元的总的蒸汽耗量为5~6吨/吨干胶,其中溶剂回收单元的蒸汽耗量占总蒸汽耗量的45重量%左右。
因此,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共轭二烯烃共聚物的生产中能耗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降低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共轭二烯烃共聚物的生产能耗一直是企业界和科技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节能降耗效果的用于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共轭二烯烃共聚生产工艺的溶剂回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共轭二烯烃共聚生产工艺的溶剂回收方法,该方法在包括聚合单元、凝聚单元和溶剂回收单元的装置中进行,该方法包括:在所述聚合单元中通过溶液聚合反应获得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共轭二烯烃共聚物溶液;将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共轭二烯烃共聚物溶液引入至所述凝聚单元中进行汽提,得到溶剂蒸汽;将部分所述溶剂蒸汽与湿溶剂进行换热,分别得到第一冷凝溶剂和预热的湿溶剂;然后将所述预热的湿溶剂引入所述溶剂回收单元中进行分离纯化,并且将所述第一冷凝溶剂进行除水以得到其中水含量降低至饱和量以下的第二冷凝溶剂;然后将经分离纯化后得到的回收溶剂与所述第二冷凝溶剂进行混合以得到循环回所述聚合单元的循环溶剂,其中,所述湿溶剂通过将所述凝聚单元汽提得到的剩余部分所述溶剂蒸汽依次进行冷凝和除水而得到。
本发明通过将凝聚单元汽提出来的部分溶剂蒸汽冷凝除水后与剩余部分的溶剂蒸汽进行换热,并将换热后得到的预热的湿溶剂引入溶剂回收单元中进行分离纯化,以及将分离纯化后得到的溶剂循环回聚合单元重新利用具有较好的节能降耗效果;另外,将凝聚单元汽提出来的部分溶剂蒸汽冷凝除水后与剩余部分的溶剂蒸汽进行换热后得到的第一冷凝溶剂除水后直接循环回聚合单元中作为循环溶剂使用,这样也明显降低了溶剂回收单元的负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51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