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阻尼分子弹簧车辆悬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104707.7 | 申请日: | 2017-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6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前;余慕春;聂高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9/18 | 分类号: | F16F9/18;F16F9/32;F16F9/53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国强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阻尼 分子 弹簧 车辆 悬架 | ||
1.一种可控阻尼分子弹簧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压缩液压缸、不可压缩辅助缸、活塞、分子弹簧混合介质和磁流变液(5);其中:
所述可压缩液压缸包括相互连接的端盖(101)和缸体(102),端盖(101)和缸体(102)之间设置有膜片(103),膜片(103)的中心开设有通孔,膜片(103)和缸体(10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满分子弹簧混合介质;
所述不可压缩辅助缸包括辅助缸体(201),所述辅助缸体(201)套置在端盖(101)远离缸体(102)的一端;辅助缸体(201)内壁和端盖(101)外壁之间布置有第一密封圈(202),形成一个密封的腔室,该腔室内充满磁流变液(5);
所述活塞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活塞(301)和辅助活塞(302),主活塞(301)位于端盖(101)和辅助缸体(201)内部,并依次穿过端盖(101)、辅助缸体(201)延伸至辅助缸体(201)外,且主活塞(301)与端盖(101)、辅助缸体(201)的接触处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圈(303);辅助活塞(302)位于膜片(103)和缸体(10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辅助活塞(302)与主活塞(301)连接的一端为带螺纹的阶梯轴(3021),阶梯轴(3021)与膜片(103)中心的通孔相适配,阶梯轴(3021)通过螺纹将辅助活塞(302)与主活塞(301)、膜片(103)固定在一起,并形成密封;辅助活塞(302)的另一端为导向塞(3022),导向塞(3022)的外缘与缸体(102)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主活塞(301)位于辅助缸体(201)内部分设置有阻尼段(3011),该阻尼段(3011)的直径大于主活塞(301)的直径,厚度小于辅助缸体(201)的长度,阻尼段(3011)与辅助刚体(12)内壁之间有间隙,形成阻尼孔,阻尼段(3011)上沿周向开槽,槽内布置有励磁线圈(3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阻尼分子弹簧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103)设置在端盖(101)和缸体(102)的连接处之间,并通过第一紧固螺钉(104)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阻尼分子弹簧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缸体(201)通过第二紧固螺钉(205)固定在端盖(1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阻尼分子弹簧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塞(3022)上开设有通孔(30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阻尼分子弹簧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塞(3022)的端面设置有缓冲橡胶垫(30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阻尼分子弹簧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弹簧混合介质由液体(401)和多孔疏液材料(402)组成,所述液体(401)为水或以水为溶剂的溶液或水银,所述多孔疏液材料(402)为疏水沸石、疏水硅胶、疏水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或其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阻尼分子弹簧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103)为夹布膜片,由高强度帘线层和橡胶层硫化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阻尼分子弹簧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103)受压时形成帽式褶皱,所述主活塞(301)近辅助活塞(302)一端被包裹在帽式褶皱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阻尼分子弹簧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103)的边缘有凸起橡胶环(1031)形成密封圈,缸体(102)对应位置有凹槽,凸起橡胶环(1031)嵌入该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阻尼分子弹簧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02)远离端盖(101)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并通过第一堵头(105)和第一组合密封垫(106)将该螺纹孔密封;所述辅助缸体(201)远离端盖(101)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并通过第二堵头(203)和第二组合密封垫(204)将该螺纹孔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47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