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牦牛绒用联合分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4381.8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5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陈悟;王训该;王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G15/06 | 分类号: | D01G15/06;D01G15/04;D01G15/84;D01G15/26;D01G15/24;D01G15/4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开松装置 分离装置 梳理装置 牦牛绒 喂毛机 落物 回收 依次排列 卷曲度 联合 吸尘 洗净 牦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牦牛绒用联合分梳设备,主要由喂毛机、预开松装置、强梳理装置、强分离装置、吸尘和杂质落物回收体系所组成,喂毛机、预开松装置、强梳理装置、强分离装置按顺序依次排列,杂质落物回收体系位于预开松装置、强梳理装置和强分离装置的下方。本发明针对牦牛洗净绒含绒低、卷曲度小、绒短、绒密度大、土杂和草刺多等特点,专门为牦牛绒分梳设计的联合分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梳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牦牛绒用联合分梳设备,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500万头牦牛生长在青藏高原、新疆和蒙古西部等高海拔极寒地带,其中中国就有1350万头,占牦牛总数90%。中国牦牛主要生长在青海(400万头)、西藏(300万头)、四川(150万头)、甘肃(150万头)和新疆的巴州(80万头)等西部高海拔地区,按每年每头牦牛产原绒1公斤估算,中国年产原绒达13500吨,而国内最大的2家牦牛绒初加工企业(青海夏唐和西藏圣信)年收购原绒600吨,其他所有企业加起来不会超过600吨;因此,每年牦牛绒利用率仅13.3%,而其他86.7%绒被丢弃,造成这种优质资源的巨大浪费。究其原因,客观上是牦牛在高海拔山区半野生状态下生长,牦牛绒收集不容易;主观上是中间环节多,流通领域不畅,收购价格低,牧民没有积极性;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牦牛绒加工环节技术不过关,不能提取出高附加值牦牛绒,使得从事这一领域的企业少,市场容量小。而本发明“牦牛绒用联合分梳设备”能合理的解决了牦牛绒提取问题,为高端和高附加值牦牛绒制品加工打下坚实基础。
现有的特种动物纤维分梳联合设备中,主要是用于羊绒的分梳专利较多,如授权公告号是CN27625323Y实用新型专利“组合式多功能分梳机”,该专利只是说明了该联合机由喂毛机、开松机、气流分梳机组及前后整理机顺序联机组成,开松机与气流分梳机组间、前后整理机间由自然加湿板连接;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839449B的专利“羊绒联合分梳机”,该专利只是说明了该联合机由喂毛机、开松机、去粗除杂机构以及多台盖板梳理机组成,没有说明其中关键部件的基本结构、作用和特征,也不知其梳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牦牛洗净绒分梳的牦牛绒用联合分梳设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牦牛绒用联合分梳设备,主要由喂毛机、预开松装置、强梳理装置、强分离装置、吸尘和杂质落物回收体系所组成,喂毛机、预开松装置、强梳理装置、强分离装置按顺序依次排列,杂质落物回收体系位于预开松装置、强梳理装置和强分离装置的下方。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
所述预开松装置主要由喂入罗拉组、开松锡林、整理辊组合、预开松转移罗拉、开纤锡林、刺辊组合、压辊组合组成,预开松转移罗拉位于开松锡林和开纤锡林之间,整理辊组合位于开松锡林上,刺辊组合和压辊组合位于开纤锡林上,在开松锡林、开纤锡林、刺辊组合、压辊组合上都包覆有平头多面组合型针布。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
该刺辊组合中相同结构刺辊重复安装1-3组,相应的压辊组合中相同结构压辊重复安装1-3组,刺辊组合和压辊组合依次间隔分布。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
所述强梳理装置主要由5-7组构造相同的重复结构的转移辊、刺辊、压辊组成,相邻2组转移辊中间有2组刺辊和1组压辊,压辊位于2组刺辊上方,强梳理装置还包括位于转移辊、刺辊、压辊下方的落粗台,刺辊、压辊上都包覆有平头多面组合型针布。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43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