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子防盗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4143.7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4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景峰;董佳;曹正;孙梓傲;柯燕钰;柯树青;柯惠芬;陆文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瑞盾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27/08 | 分类号: | E05B27/08;E05B15/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邓立忠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子 防盗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子防盗锁,其包括锁芯、锁套、内弹子、外弹子、弹簧,锁芯包括固定的内锁芯和外锁芯,内锁芯与外锁芯之间形成中间槽腔;锁套套接于外锁芯外部,锁套设有外弹子孔,内置弹簧抵紧的外弹子,外锁芯设有与外弹子孔对齐的第一内弹子孔,并内设第一内弹子,内锁芯设有与第一内弹子孔非对齐设置的第二内弹子孔,并内设第二内弹子,中间槽腔以两个第二内弹子孔为一组分隔形成至少两个腔室,各腔室内设有一块水平板,水平板两端底部与对应腔室中的两个第二内弹子顶部相抵,水平板中间顶部与对应腔室中的第一内弹子底部相抵。通过上述结构,外弹子与第一内弹子的解锁需要两个第二内弹子配合将水平板顶起至所需高度,大幅提高了破锁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是一种弹子防盗锁。
背景技术
防盗锁根据锁芯的原理不同,分为弹子锁、叶片锁、磁力锁、智能卡门锁、指纹锁等,其中市面上最为常见的是弹子锁,例如一字型锁、十字锁、电脑锁等,都属于弹子锁。弹子锁的原理是使用多个不同高度的圆柱形零件(称为锁簧、弹子或珠)锁住锁芯,当放入正确的钥匙后,各圆柱形零件被推至同一高度,旋转锁芯,即可实现开锁。但现有的弹子锁因工作原理简单,故防盗性能并不高,容易被工具开锁。为解决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已公开了较多的方案,例如采用多排弹子结构,或采用横竖双向弹子结构,这些结构虽然能增加开锁的难度,但是开锁原理依然没有改变,仍然容易被破解开锁。为此,有待对现有的弹子防盗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设计一种弹子防盗锁,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弹子防盗锁,其包括锁芯、锁套、内弹子、外弹子、弹簧,所述锁芯包括内锁芯和外锁芯,外锁芯套接于内锁芯外部,且两者固定,内锁芯与外锁芯之间形成中间槽腔;所述锁套套接于外锁芯外部,锁套设有外弹子孔,外弹子孔内设置弹簧抵紧的外弹子,外锁芯设有与外弹子孔对齐的第一内弹子孔,第一内弹子孔中设有第一内弹子,内锁芯设有与第一内弹子孔非对齐设置的第二内弹子孔,且每一个第一内弹子孔对应设置两个第二内弹子孔,第二内弹子孔设置第二内弹子,所述中间槽腔以两个第二内弹子孔为一组分隔形成至少两个腔室,各腔室内设有一块水平板,水平板两端底部与对应腔室中的两个第二内弹子顶部相抵,水平板中间顶部与对应腔室中的第一内弹子底部相抵。通过上述结构,外弹子与第一内弹子的解锁需要两个第二内弹子配合将水平板顶起,并由水平板将第一内弹子顶起至所需高度,方可实现开锁,大大增大了开锁的难度,提高了该弹子防盗锁的防盗性能。
上述弹子防盗锁中,所述第一内弹子与第二内弹子位于同一竖平面内。通过该结构,提高第一内弹子、水平板、第二内弹子三者间联动的稳定性。
上述弹子防盗锁中,所述水平板的中间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内弹子底部配合的凹槽,水平板的两端底部设有与对应腔室中的两个第二内弹子顶部配合的凹槽。通过该结构,亦能提高第一内弹子、水平板、第二内弹子三者间联动的稳定性。
上述弹子防盗锁中,所述第一内弹子底部为圆头状,第二内弹子顶部为圆头蘑菇状。通过该结构,能进一步提高第一内弹子、水平板、第二内弹子三者间联动的稳定性。
上述弹子防盗锁中,所述中间槽腔的高度限定为:当各腔室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内弹子顶起水平板至最高时,水平板顶起第一内弹子的高度使第一内弹子顶面未处于所述外锁芯与锁套之间的解锁面。通过该结构,进一步提高破解开锁的难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破解开锁难度大,防盗及安全性能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中作了A部框定。
图2是本发明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了B部框定。
图3是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瑞盾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瑞盾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41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