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池组电芯膨胀的检测装置及动力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3972.3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3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鲍添增;朱修锋;陈昌平;刘俊军;刘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21017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组 膨胀 检测 装置 动力电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组电芯膨胀的检测装置及动力电池包,该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架和电芯膨胀检测单元。固定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间隔设有距离小于或等于电芯正常厚度的两个安装孔。电芯膨胀检测单元包括环形金属带、弹性部件和拉力传感器。环形金属带穿过两个安装孔设置,且该环形金属带位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部分构成连接部,其剩余部分构成电芯包裹部。弹性部件的一端与环形金属带的连接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拉力传感器连接,该拉力传感器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板。本发明能够实时的对电池组中的单个电芯的体积膨胀进行监控,能够更加准确、可靠的反映出动力电池包内单体电芯的膨胀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组电芯膨胀的检测装置及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汽车行业的数量迅速增长,锂离子动力电池已经成为发展电动汽车的关键。目前的动力电池常以动力电池包的形式安装在动力汽车上,动力电池包一般包括外部的壳体以及设置在该壳体内的电芯组。
在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内,动力电池随着充放电的循环进行,电池体积会呈现一定比例的膨胀,当电池体积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壳体破裂电解质流出,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等重大安全问题。
针对动力电池的膨胀,目前常用的一种处置方式为在动力电池包内设置压力传感器,通过检测动力电池包内电芯的压力有助于掌握电芯的状态,及时做出应对措施,避免电芯之间压力过大造成爆炸、燃烧等问题。
但是现有的对于动力电池包内电芯压力的检测方式都是整体检测,即对这个电芯组的压力进行检测,因此,检测到的是整个电芯组内多个电芯膨胀程度的平均值。当单个电芯体积出现膨胀时,整体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数据不仅不能反映问题,还会造成错误的假象,错过及时处理的时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组电芯膨胀的检测装置以及包含该检测装置的动力电池包,上述用于电池组电芯膨胀的检测装置能够实时对电池组中单个电芯的体积膨胀进行监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组电芯膨胀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电芯膨胀检测单元,
所述固定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间隔一定距离,
所述第一安装板上间隔设有两个安装孔,且所述两个安装孔的间隔距离小于或等于对应电芯的正常厚度,
所述电芯膨胀检测单元包括环形金属带、弹性部件和拉力传感器,
所述环形金属带穿过所述两个安装孔设置,且所述环形金属带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部分构成连接部,所述环形金属带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板一侧的部分构成电芯包裹部,所述电芯包裹部套住电芯,
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环形金属带的连接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检测装置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
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螺栓通孔,所述调节螺栓穿设于所述螺栓通孔并与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所述调节螺母设置在所述调节螺栓远离所述拉力传感器的一端,调节所述调节螺母,能够使得所述拉力传感器具有第一示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膨胀检测单元和所述调节装置均为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多个电芯膨胀检测单元相配合的多组安装孔,每组所述安装孔均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多个调节装置相配合的多个螺栓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39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