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恒流宽电压输出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3425.5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7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阳源;朱单单;叶林勇;赖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35204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依展;张迪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恒流宽 电压 输出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恒流宽电压输出电路,包括:桥式电路、变压器、输出整流模块、拓扑选择模块、模式切换支路;拓扑选择模块控制模式切换支路导通或断开;模式切换支路导通时,电路工作于第一模式:变压器向副边输出能量时,输出电流经模式切换支路对充放电容C2充电,同时提供负载能量;变压器停止向副边输出能量时,充放电容C2放电;模式切换支路关断时,电路工作于第二模式:变压器向副边输出能量时,输出电流经输出整流模块整流后对充放电容C2充电、电感L2储能,同时提供负载能量;变压器停止向副边输出能量时,充放电容C2放电,同时电感L2释放能量。从而达到工作在移相全桥和LLC谐振两种工作方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出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宽电压输出电路。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在高效率需求应用场合,单级应用的场合较多的会选择LLC谐振电路,但由于LLC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整开关频率来改变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要求范围很宽时,LLC开关频率将变得很大,此时开关管的关断损耗将变得很大,此时要实现宽输出电压范围可能需要增加较多的辅助电路或者引进繁琐的控制,因此LLC不是很适用于宽输出电压范围的应用场合。而对于移相全桥电路而言,存在轻载时难以实现零电压开通,导致轻载效率低、占空比丢失以及全范围内输出整流二极管硬开关,二极管反向电压尖峰高的问题,但移相全桥电路又容易实现宽输出电压范围大负载的ZVS。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恒流宽电压输出电路,输出效率比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恒流宽电压输出电路,包括:桥式电路、变压器、输出整流模块、拓扑选择模块、模式切换支路;
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个输入端通过电感L1连接至桥式电路的一个输出端、另一个输入端通过电容C1连接至桥式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
所述输出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变压器副边绕组的输出端;整流输出模块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感L2连接至充放电容C2的正极,电容C2的负极连接至变压器副边绕组的中点,负载与电容C2并联;
所述拓扑选择模块控制所述模式切换支路导通或断开;所述模式切换支路导通时,电路工作于第一模式:变压器向副边输出能量时,输出电流经所述模式切换支路对充放电容C2充电,同时提供负载能量;变压器停止向副边输出能量时,充放电容C2放电;
所述模式切换支路关断时,电路工作于第二模式:变压器向副边输出能量时,输出电流经所述输出整流模块整流后对充放电容C2充电、电感L2储能,同时提供负载能量;变压器停止向副边输出能量时,充放电容C2放电,同时电感L2释放能量。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当输出电压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拓扑选择模块控制所述模式切换支路导通,电路工作于第一模式;当输出电压低于于设定值时,所述模式切换支路关断,电路工作于第二模式。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所述模式切换支路的一端连接至充放电容C2的正极,另一端连接至输出整流模块的输出端。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为MOS管Q5、Q6;所述拓扑选择模块发送控制信号至MOS管Q5、Q6的栅极;MOS管Q5、Q6的漏极相连、MOS管Q5的源极连接至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端,MOS管Q6的源极连接至充放电容C2的正极;所述MOS管Q5、Q6还分别并联一二极管D5、D6;二极管D5、D6的阳极分别连接至所述MOS管Q5、Q6的源极,阴极分别连接至所述MOS管Q5、Q6的漏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极管D5、D6为MOS管D5、D6的体二极管或体外反并联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34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