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分散/混合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3307.4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9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谈杰;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翰联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3/00 | 分类号: | D01G13/00;D01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分散 混合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分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纤维分散/混合机构。
背景技术
原纤包经过打散后,需要进行混棉处理,一方面是实现不同纤维包内的纤维均匀混合;另一方面是进行进一步除杂。
现有技术的纤维混合(混棉)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其一,采用滚筒式混棉机构,具体是将纤维放置在滚筒上,通过滚筒的转动,带动滚筒中纤维的混合,该方式适用于小批量的纤维混合;由于有的纤维的回潮率比较高,比如棉纤维、粘胶纤维等,这类纤维在会成块、成团附着在滚筒中,而滚筒的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很难将附着后纤维块、纤维团剥离出,导致部分纤维不能混合或者混合均匀性低的不足。
其二,采用圆盘抓手式混棉机构,具体是将纤维放置在圆盘上,通过圆盘的转动带动纤维的旋动,当纤维经过抓手时,在抓手的梳理作用下,实现纤维块、纤维团分离成纤维絮、并混合均匀,该方式也可以通过驱动抓手绕着圆盘的轴心转动或者抓手、圆盘同时转动实现。该方式往往对大批量的纤维进行预混合,虽然混合的强度比较大,但是精细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分散程度高、混合均匀的纤维分散/混合机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纤维分散/混合机构,包括混棉箱,所述混棉箱呈顶部开口结构;还包括导料塔、升降台、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混棉箱的空腔中,用以将纤维从混棉箱的边缘向其中心输送;
所述导料塔上下导通,其相对所述混棉箱的中心设置且位于所述输料机构的上方;所述导料塔的内部空腔由下至上包括多个宽度或者内径依次减小的分节空腔,相邻分节空腔之间通过过渡空腔过渡;所述过渡空腔的侧壁呈倾斜状;
所述升降台为多个,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主升降台、位于所述主升降台两侧的辅升降台,辅升降台相对主升降台对称设置;所述主升降台的中轴线与所述导料塔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辅升降台的数量为过渡空腔的两倍;所述主升降台的端部与第一弹性板的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板的自由端覆盖在与所述第一弹性板的连接端最临近的辅升降台上;相邻的两个辅升降台中,靠近所述主升降台的辅升降台其端部与第二弹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板的另一端覆盖在远离所述主升降台的辅升降台上。
优选地,所述纤维分散/混合机构还包括抓棉机构,多个所述抓棉机构环绕在所述导料塔的外围;所述抓棉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呈竖直或者倾斜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传送路径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抓手;所述抓手包括连接部、弯折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传送带的皮带或者链条连接,所述弯折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其中,与所述导料塔面对的一排抓手其弯折部斜向上弯曲。
优选地,所述导料塔的内部空腔由下至上包括多个宽度或者内径依次减小第一分节空腔、第二分节空腔、第三分节空腔;第一分节空腔、第二分节空腔之间通过第一过渡空腔过渡、第二分节空腔、第三分节空腔之间通过第二过渡空腔过渡;所述辅升降台的数量为四个,包括一对靠近所述主升降台的第一辅升降台、一对远离所述主升降台的第二辅升降台。
优选地,所有升降台均包括台面、伺服气缸;所述伺服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台面升降运动;在所述第一过渡空腔上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在所述第二过渡空腔上设置有第二接近开关;在所述导料塔的顶部设置有第三接近开关,在所述主升降台的台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接近开关配合的挡板。
优选地,所述主升降台的台面包括平板、框架;所述平板设置在所述框架的顶部;在所述框架上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与所述平板的中心键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升降台的台面能绕其中心转动。
优选地,在所述导料塔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导料塔为夹层结构,在夹层中填充有保温棉。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将纤维从位置较低处运输至位置较高处,利用纤维质量轻、及其高低位之前的势能,使得纤维散落至低处,完成一次纤维的分散、混合。由于纤维在空中处于飞絮状态,多次上述方式的散落,能极大地实现纤维之间的混合。由于本发明的导料塔其内部空腔由下至上包括多个宽度或者内径依次减小的分节空腔,相邻分节空腔之间通过过渡空腔过渡。过渡空腔的侧壁呈倾斜状,能实现纤维在导料塔中其堆积的高度越来越高、其堆积的底面积越来越小,使得从导料塔顶部开口纤维能及时散落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翰联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翰联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33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和毛机
- 下一篇:新型毛纺导棉器及梳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