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肢外骨骼机器人4自由度前臂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2641.8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8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呈科;邱静;程洪;李展;王露;刘薆恒;吴家海;薛泽文;赵恩盛;郑晓娟;陈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肢 骨骼 机器人 自由度 前臂 | ||
1.一种上肢外骨骼机器人4自由度前臂,包括掌套(71),其特征在于:还依次设有小臂基板(22)、滑动板(23)、肘内外旋模块(16)、腕屈伸模块(17)以及腕桡尺屈模块(18);
所述小臂基板(22)的一端设有圆盘(21);所述圆盘(21)通过螺栓与上肢外骨骼上臂联接;
所述肘内外旋模块(16)包括动力模块、与动力模块连接的传动模块(28)以及与传动模块(28)连接的二级平行四连杆机构;所述二级平行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第一等腰三角板(33)、第二等腰三角板(34)、小连杆(35)、外骨骼手部支撑板(36)以及滚针轴承(37),所述第一连杆(31)与传动模块(28)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2)与第一连杆(31)等长且平行,所述第二等腰三角板(34)底边两个角通过滚针轴承(37)分别与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的最上端连接,所述第一等腰三角板(33)底边两个角通过滚针轴承(37)分别与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靠近最上端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一等腰三角板(33)与第二等腰三角板(34)的顶角通过小连杆(35)连接;所述小连杆(35)与外骨骼手部支承板(36)固定连接;
所述腕屈伸模块(17)包括呈U型状的腕关节支架(51)、设置在所述腕关节支架(51)两端的第一端面(52)和第二端面(53)、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52)和第二端面(53)之间的第一电机和减速器模块(54)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主带轮(55)以及主带轮(55)驱动的从带轮(56),所述主带轮(55)与从带轮(56)之间设有同步带,所述从带轮(56)连接有第一手部连杆(72),所述第一手部连杆(72)与机器人前臂的掌套(71)连接;
所述腕桡尺屈模块(18)包括与所述腕关节支架(51)连接并固定在所述外骨骼手部支撑板(36)的弹性模块(61),所述弹性模块(61)包括转轴(63)、长条薄板(64)、四个第一弹簧(65)、四个第一螺栓(66)、轴承(69)、轴端盖(610)以及安装在所述外骨骼手部支撑板(36)上的弹性模块外壳(62);所述转轴(63)上端设有轴承(69)以及实现转轴(63)定位的轴端盖(610),转轴(63)的下端与腕关节支架(5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长条薄板(64)径向插入穿过转轴(63)内部,所述长条薄板(64)两端的每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一个第一弹簧(65)一端连接,该第一弹簧(65)的另一端与一个第一螺栓(66)连接,所述第一螺栓(66)固定在弹性模块外壳62外壁上;
所述的一种上肢外骨骼机器人4自由度前臂,还包括臂长无极调节模块(15),所述臂长无极调节模块(15)包括与小臂基板(22)滑动连接的滑动板(23)以及控制滑动板(23)与小臂基板(22)相对滑动的快拆螺钉(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外骨骼机器人4自由度前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臂长补偿掌套模块(19),所述臂长补偿掌套模块(19)包括掌套(71)、第一手部连杆(72)、第二手部连杆(73)以及设置在手部连杆上的臂长补偿弹性模块(74);所述掌套(71)与所述第一手部连杆(72)、第二手部连杆(73)连接,掌套(71)包括圆柱末端(75),所述圆柱末端(75)插入臂长补偿弹性模块(7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肢外骨骼机器人4自由度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长补偿弹性模块(74)包括臂长补偿弹性模块外壳(75)、设置在所述臂长补偿弹性模块外壳(75)内的第二弹簧(77)以及与所述第二弹簧(77)连接的第二螺栓(7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外骨骼机器人4自由度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块包括第二电机、法兰(26)、减速模块(27);所述减速模块(27)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法兰(26)上,所述法兰(26)固定在滑动板(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上肢外骨骼机器人4自由度前臂,其特征在于:第一铜柱(38)、第二铜柱(39)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31)转动中心的左侧、所述第二连杆(32)转动中心的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肢外骨骼机器人4自由度前臂,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第一手部连杆(72)转动中心一侧设有用于限制第一手部连杆(72)旋转的第三铜柱(57),在靠近所述第二手部连杆(73)转动中心一侧设有用于限制第二手部连杆(73)旋转的第四铜柱(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26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