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空间结构导向的地震属性变化率求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2266.7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6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尹成;代荣获;丁峰;张栋;肖湘;罗浩然;张运龙;代炳武;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中质鼎峰勘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曹少华 |
地址: | 6105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空间结构 导向 地震 属性 变化 求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空间结构导向的地震属性变化率求取方法,其方法步骤为:输入三维地震数据体,求取地震属性体;对地震属性沿水平切片做空间结构导向扫描;计算各正交方向组梯度矢量;计算各梯度矢量的模;对由步骤四求得的梯度矢量模做数理统计分析;根据步骤五的统计分析结果,计算最终的地震属性变化率;将整个地震属性体计算完毕,得到最后的属性变化率数据体。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考虑到计算梯度矢量时的所有可能的正交差分方向,对由各正交方向组梯度矢量计算出的属性变化率做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计算最终的地震属性变化率,以降低各种原因造成的噪声对地震属性变化率求取的影响,提高利用地震属性进行构造与岩性解释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地震属性体进行构造与岩性解释技术领域,尤其是基于空间结构导向的地震属性变化率求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量约占全球油气资源量的百分之三十几,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非常重要。我国的海洋油气资源量主要分布在渤海海域,特别是渤南、渤中明化镇组新近系的河流相砂体,是渤海海域各油气田重要的油气储层。但是,渤海海域河流相砂体储层中最主要的河道砂体薄且互相叠置、交叉,形成复杂的不连续性系统,给储层单元内井间储层预测、储层连通性分析、剩余油的分布与评价、开发中的注采关系等研究带来很大困难,直接影响着开发调整井的部署。因此,识别河流相砂体储层的不连续性是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
河流相砂体储层的不连续性是由于沉积作用、成岩改造及构造运动等因素,在含油气储层中形成的岩性尖灭、砂体叠置、物性变化、小断层等,它们对流体流动可产生各种影响。具体地说,这些不连续性既包括断层、河道、岩性体边缘、微裂缝、礁体内部纹理、倾斜层理、波状层理,又包括其他的不整合地质现象等。以渤海新近系河流相储层为例,其沉积环境复杂多变、河道侧向加积,河道砂体纵横交错,在空间上呈现多期叠置特征,砂体不连续性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储层的不连续性不能得到较准确地刻画,会直接导致开发风险增大,进而影响储量品质评价,以及后续的油藏地质建模、井网井位的部署。
储层的不连续性的识别和预测可以通过提取地震属性的方法来实现。地震属性指的是那些由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而导出的表征地震波几何形态、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以及统计特征的一些参数,其种类已经发展了很多。其中,运动学、动力学属性是建立运动学、动力学基础上的地震属性类型,包括振幅、波形、频率、衰减特性、相位、相关分析、能量、比率等;不连续性地震几何属性是通过对地震数据在空间相邻地震道进行一些数学几何运算,得到能够反应振幅、频率和相位变化的图像信息,这些图像信息可以直接被用来监测三维地震资料中的各种不连续性边界。这些不连续性地震属性主要包括常见的相干体属性、三瞬属性、均方根振幅属性、倾角和方位角属性、局部结构熵属性、纹理属性、梯度能量属性、梯度结构张量属性和体曲率属性等等。
虽然这些不连续性地震属性能够识别出地震数据中的不连续性边界,但是这些属性一般都是用来识别大断层、大裂缝、大套岩性体边缘等尺度较大的构造界线,很少用来识别河道砂体边界、砂体叠置边界和砂体之间小断层等尺度较小的沉积边界。另外,尽管利用相干体属性、曲率体属性以及其他地震属性可以帮助地震解释人员很好地检测断层、河道、隆起带、岩性体边缘和砂体不连续性,但是,在三维地震数据体上去解释这些不连续性是非常耗时和繁琐的。为此,近些年来,地震解释的研究者提出了不连续性增强技术,能够在提取出的地震属性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断层信息、边缘信息和其他不连续性结构信息,从而识别出尺度更小的不连续性特征,提高利用地震属性体进行构造与岩性解释的准确性与精度。地震属性变化率就是诸多不连续性属性增强方法中的代表技术。
地震属性变化率的基本思想是,在提取出的地震属性基础上,求取地震属性在空间中的梯度矢量,然后通过梯度矢量计算地震属性的变化率,从而放大地震数据的不连续性特征,达到增强不连续性结构信息,更好地识别尺度更小的断层、河道、岩性体边缘、薄砂体等地质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四川中质鼎峰勘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南石油大学;四川中质鼎峰勘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2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