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摩擦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2080.1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7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荣德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永创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4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州市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摩擦 焊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旋转摩擦焊接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工件和柱状的第二工件;将第一工件焊接面处理为平面;将第二工件底面中央布置台阶柱,台阶柱近第二工件底面的周侧面有沟槽,台阶柱有台阶柱底面;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固定;旋转第二工件,使第一工件焊接面与台阶柱底面接触,从而令台阶柱底面与第一工件焊接面摩擦升温,并向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施压顶锻,直至第二工件底面与第一工件焊接面接触,保持旋转第二工件状态以及向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施压状态,进行第二工件底面与第一工件焊接面处顶锻;停止转动第二工件,停止向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施压,待焊接接触面冷却完成焊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焊接方法,特别是一种旋转摩擦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摩擦焊接是利用焊接件的接触面之间的相对摩擦产生的热,使焊接件近接触面部位进入热塑性状态,并对焊接件进行施压顶锻完成焊接的方法。其中一种典型的焊接方法是旋转柱状工件,使其与相对的焊接件进行表面摩擦从而完成焊接,在这种焊接方式中,焊接件的接触面为平面,旋转焊接件的接触面上远离转动轴的部位线速度大,靠近转动轴的部位线速度小,从而导致接触面外周与内部的热量不均匀现象,可能产生接触面内部焊接不牢或没有焊接情况,成品在长期使用过后,特别是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这种内外的焊接牢固度不一致的情况会增加焊接件脱落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旋转摩擦焊接因旋转焊接件的线速度差而导致的接触面焊接效果不一致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摩擦焊接方法,以实现焊接件的牢固连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摩擦焊接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工件和柱状的第二工件;将第一工件焊接面处理为平面;将第二工件底面中央布置台阶柱,台阶柱近第二工件底面的周侧面有沟槽,台阶柱有台阶柱底面;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固定;旋转第二工件,使第一工件焊接面与台阶柱底面接触,从而令台阶柱底面与第一工件焊接面摩擦升温,并向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施压顶锻,直至第二工件底面与第一工件焊接面接触,保持旋转第二工件状态以及向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施压状态,进行第二工件底面与第一工件焊接面处顶锻;停止转动第二工件,停止向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施压,待焊接接触面冷却完成焊接。
第一工件的材质熔点不高于第二工件的材质熔点,优选地,第一工件为铝质材料;第二工件为铜质材料,主体呈圆柱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二工件底面设置台阶柱,使台阶柱底面与第一工件焊接面先行摩擦焊接,再进行第二工件底面与第一工件焊接面的摩擦焊接,解决因旋转件接触面的线速度差产生的焊接效果不均匀问题,在焊接过程中,第一工件接触面处进入热塑性状态,并流动填满台阶柱的沟槽,冷却后产生台阶柱埋入第一工件的效果,进一步增强了焊接牢固程度。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依本发明步骤完成的焊接成品效果示意图;
图2为依本发明步骤开始焊接前的过I-I工件剖面示意图;
图3为依本发明步骤完成焊接后的过I-I工件剖面示意图。
图中,1.第一工件,11.第一工件焊接面,2.第二工件,21.第二工件底面,22.台阶柱,221.台阶柱底面,222.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荣德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荣德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2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钛‑纯铝‑铝合金复合板的爆炸焊接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放热焊接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