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用气流纺纱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2068.0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1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彪;缪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海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02 | 分类号: | D01H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2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 气流 纺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用气流纺纱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领域的技术,已知日本特开2006-144136号公报所记载的纺纱单元。该纺纱单元所具备的纺纱装置为,通过向纺纱室内喷射压缩空气来产生捻回气流,并通过利用捻回气流对被导入纺纱室内的纤维束加捻来生成细纱。由纺纱装置所纺纱的细纱通过配置在下游侧的卷取装置卷绕到卷装上。在纺纱装置和卷取装置之间配置有检测细纱的纱疵的清纱器。
当由清纱器检测到纱疵时,纺纱装置停止向纺纱室内喷射压缩空气,使纤维束的加捻停止。在纤维束的加捻停止的状态下卷取装置卷绕细纱,由此在纺纱室部分纤维束和细纱的连续状态被截断。
在纺纱装置中被截断并由卷取装置卷绕一侧的细纱的纱头上,附着有未被加捻的纤维束部。但是,未对附着在细纱上的纤维束部的长度进行控制。因此,根据细纱纱头的纤维束部长度的不同,有可能不能够从由卷取装置卷绕的卷装容易地拉出纱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运用气流纺纱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运用气流纺纱的方法,通过对纤维束喷射空气而对纤维束进行纺纱并生成细纱,其特征在于:对使作用于上述纤维束的空气的喷射停止的定时进行控制,对附着在细纱上的纤维束部的长度进行控制。
可选的,对上述细纱的纱头上形成的上述纤维束部的长度进行设定。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运用气流纺纱的方法,能够对被截断的细纱的纱头上的纤维束部长度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纺纱机械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纺纱机械的纵截面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纺纱单元的流通配管周围的硬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用气流纺纱的方法,气流纺纱装置100具备:气流纺纱喷嘴119,供从前辊对20送来的纤维束8插通,并且对该纤维束8赋予捻回气流;以及中空导向轴体120,前端部同轴插入于气流纺纱喷嘴119。
气流纺纱喷嘴119具有:针支架123;喷嘴块134;支承该喷嘴块134的喷嘴部壳体(送风喷嘴块)153;对喷嘴部壳体153的上游侧的面进行覆盖的上盖111;以及对喷嘴部壳体153的下游侧的面进行覆盖的轴体保持部件159。针支架123具有将由上游侧的牵伸装置7牵伸的纤维束8导入的引导孔(导入路)121,此外,在从引导孔121排出的纤维束8的流路上保持有针122。针支架123的上游侧的端部贯通上盖111而向外部露出。
在比针支架123更靠下游侧的位置上,在喷嘴块134上设置有锥形孔154。具有与该锥形孔154大致相等的锥角的中空导向轴体120的前端部124,同轴且隔开规定间隙地插入在该锥形孔154中。在中空导向轴体120的前端面和针支架123之间,形成有作为加捻区域的纺纱室126。针122的前端突出到该纺纱室126中,针122的前端与中空导向轴体120的前端面对置。
在锥形孔154和前端部124之间形成捻回气流产生室125。在喷嘴部壳体153上形成有空气排出用空间155。在空气排出用空间155的侧部,通过配管160连接有负压源(未图示)。在空气排出用空间155的另一侧部,设置有与空气排出用空间155和喷嘴部壳体153的外部连通的送风喷嘴310。在喷嘴部壳体153上,与送风喷嘴310连通地连接有送风用配管300,该送风用配管300中流通从压缩空气供给源400供给的压缩空气。
从压缩空气供给源400供给的压缩空气(送风用压缩空气),从送风喷嘴310朝向空气排出用空间155内喷射。在送风用配管300上设置有第二转换阀301,该第二转换阀301对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供给源400向送风喷嘴310的供给及停止进行切换。通过单元控制器32产生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第二转换阀3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海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海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20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装置以及该开关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外表面耐腐蚀长寿命回转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