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华微囊藻浓度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1295.1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1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威凌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囊藻 水华 浓度检测 荧光激发 藻类 浓度测量结果 图像处理技术 荧光显微图像 红色滤光片 荧光光谱仪 激发光源 浓度测量 荧光特性 荧光图像 藻类细胞 自动检测 叶绿素a 二值化 灰度化 入射光 波长 滤波 荧光 藻液 去除 图像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华微囊藻浓度检测方法,通过荧光光谱仪分析了水华微囊藻叶绿素a的荧光激发特性,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基于藻类荧光激发效应的水华微囊藻浓度自动检测方法。利用430 nm荧光作为激发光源,得到波长为680 nm的水华微囊藻荧光显微图像,利用红色滤光片去除其它入射光的影响,使图像中只包含水华微囊藻荧光特性;对得到的荧光图像进行灰度化、二值化、滤波,进行计数以及藻液浓度测量。本发明方法能够很好地区分藻类和杂质,浓度测量结果精准,计算速度快,为藻类细胞浓度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便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与性医药领域,具体涉及生物监测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藻类作为人类保健食品添加剂已得到了大力发展,与其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因此提上日程。但藻类中可能含有一种次生代谢产物 -- 微囊藻毒素,该微囊藻毒素为七肽单环肝毒素,能够强烈抑制蛋白磷酸酶的活性,是强烈的肝脏肿瘤促进剂,其对水体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准确检测藻类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微囊藻浓度检测方法,能够很好地区分藻类和杂质,浓度测量结果精准,计算速度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通过荧光光谱仪分析了水华微囊藻叶绿素a的荧光激发特性,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基于藻类荧光激发效应的水华微囊藻浓度自动检测方法。利用430 nm荧光作为激发光源,得到波长为680 nm的水华微囊藻荧光显微图像,利用红色滤光片去除其它入射光的影响,使图像中只包含水华微囊藻荧光特性;对得到的荧光图像进行灰度化、二值化、滤波,进行计数以及藻液浓度测量。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荧光光谱仪分析了水华微囊藻叶绿素a的荧光激发特性,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基于藻类荧光激发效应的水华微囊藻浓度自动检测方法。利用430 nm荧光作为激发光源,得到波长为680 nm的水华微囊藻荧光显微图像,利用红色滤光片去除其它入射光的影响,使图像中只包含水华微囊藻荧光特性;对得到的荧光图像进行灰度化、二值化、滤波,进行计数以及藻液浓度测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威凌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威凌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12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