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101282.4 | 申请日: | 2017-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2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33;G06F3/041;H01L2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吴志红;臧建明 |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基板 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内嵌式 触控信号 共享电极 像素电极 栅极线 薄膜晶体管 第二基板 数据线 绝缘层 电性连接 数据线电 显示介质 对向 线电 交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多条栅极线位于第一基板上。多条数据线位于第一基板上且与多条栅极线交错。多条触控信号线位于第一基板上。每一所述触控信号线位于相邻的两数据线之间。多个薄膜晶体管位于第一基板上且与多条栅极线及多条数据线电性连接。多个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多个薄膜晶体管。多个共享电极与多个像素电极重叠。多个共享电极与多条触控信号线电性连接。第一绝缘层位于多个共享电极及多个像素电极之间。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的对向。显示介质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装置的成本低且性能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内嵌式(In cell)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薄型化的优势,因此一直是面板业者跨入触控产品领域的技术目标。通过将触控检测构件内嵌于显示面板的层叠架构,可使显示面板同时具有图像显示与触控检测的功能,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型态。
现有的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整合于显示面板内的触控检测构件。一般而言,将触控检测构件整合于显示面板需使用额外的光罩,以完成触控电极及与触控信号线,此举,会增加制作工艺的难度与成本。此外,在显示面板与触控检测构件相互整合的情况下,会导致导线过多而互相干扰,且影响开口率。如何开发出制程简单、成本低且性能佳的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欲达成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装置,成本低且性能佳。
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基板、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多条触控信号线、多个薄膜晶体管、多个像素电极、多个共享电极第一绝缘层、第二基板以及显示介质。多条栅极线位于第一基板上。多条数据线位于第一基板上且与多条栅极线交错。多条触控信号线位于第一基板上。每一触控信号线位于相邻的两数据线之间。多个薄膜晶体管位于第一基板上且与多条栅极线及多条数据线电性连接。多个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多个薄膜晶体管。多个共享电极位于第一基板上。多个共享电极及多个像素电极的一者具有多个狭缝,多个共享电极及多个像素电极的另一者与多个狭缝重叠。多个共享电极与多个像素电极重叠。多个共享电极与多条触控信号线电性连接。第一绝缘层位于多个共享电极及多个像素电极之间。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的对向。显示介质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的第一绝缘层覆盖多个像素电极。多个共享电极位于第一绝缘层上,第一绝缘层具有多个贯孔,每一共享电极通过至少一贯孔与对应的至少一触控信号线电性连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的每一触控信号线具有与多条数据线平行的主干部以及由主干部向外延伸的接触部。每一触控信号线的接触部与对应的一条栅极线重叠。至少一贯孔位于对应的栅极线上。每一共享电极通过至少一贯孔与对应的至少一触控信号线的接触部电性连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的多个薄膜晶体管的相邻两薄膜晶体管位于同一条数据线的不同两侧。相邻两薄膜晶体管与同一数据线电性连接。相邻两薄膜晶体管分别电性连接至多条栅极线的相邻两条栅极线。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的多条触控信号线与多条数据线同层设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的多个共享电极用以进行自容式触控感测。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遮光图案层。遮光图案层位于多个共享电极上,且具有对应多个像素电极设置的多个开口。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间隙物。多个间隙物设置于遮光图案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12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显示面板走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