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奶风味即食休闲豆干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100825.0 | 申请日: | 2017-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7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陆伯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伯川 |
| 主分类号: | A23C20/00 | 分类号: | A23C2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30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豆干 酸奶风味 调味 即食 甜味剂 营养添加剂 大豆蛋白 高温杀菌 即食豆干 口感细腻 酸性食品 原料配制 防腐剂 传统的 低酸性 上色剂 酸味剂 重量份 酸奶 休闲 变性 鼓风 卤煮 加工 浸泡 食盐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奶风味即食休闲豆干及其加工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白干100‑120份,水200‑240份,营养添加剂8‑15份,酸奶10‑40份,甜味剂1‑10份,食盐1‑3份,酸味剂0.1‑0.5份,上色剂10‑20份,防腐剂0.05‑0.08份;本发明制得的豆干是一种酸性食品,改善了低酸性即食豆干加工工艺中只能使用高温杀菌的缺点,加工方法采取鼓风浸泡调味工艺,代替传统的卤煮工艺,既达到了调味的目的又避免了高温下大豆蛋白变性,得到的豆干口感细腻,质构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奶风味即食休闲豆干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是一种富含酚类、脂质的优质植物蛋白资源,是最重要的食品原料之一;市场上90%的大豆蛋白质是以豆腐产品的形式进行消费,然而,豆腐含水量较高、营养物质丰富,易于微生物繁殖而导致腐败,即便在冷藏条件下的货架期也只有2-3天,这严重制约了豆腐的市场流通,也限制了豆制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目前,能延长保质期、方便贮运的豆腐深加工产品主要有腐乳和即食豆干产品等,但腐乳产品的含盐量较高,仅仅被当做调味品进行消费,影响了腐乳产品的市场和销量。相比较而言,即食豆干产品不仅美味健康,而且休闲方便,尤其各个年龄阶段的群体消费,有着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将原料白干加工成即食豆干的常用方法是卤制调味、风干、真空包装,并进行高温杀菌,得到成品,然而,经卤煮(100℃)和高温杀菌(121℃)步骤使豆干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而使大豆蛋白过度变性,香气分子损失严重,导致即食豆干香气淡薄,口感粗糙;此外,目前的即食豆干口味以单一的咸辣为主,难以满足广泛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奶风味即食休闲豆干及其制作方法,使得即食豆干的口味更加丰富,加工工艺更加简单,产品品质更加优异。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酸奶风味即食休闲豆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白干100-120份,水200-240份,营养添加剂8-15份、酸奶10-40份,甜味剂1-10份,食盐1-3份,酸味剂0.1-0.5份,上色剂10-20份,防腐剂0.05-0.08份;所述的营养添加剂组成原料为:金银花10-15份、甘草5-7份、黑桑葚8-10份、罗汉果3-4份、核桃仁8-10份、葵花蜜4-6份、黄瓜汁2-4份、荷叶提取物0.5-1.0份、鸡蛋清4-5份;制作方法如下: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金银花、甘草洗净,晒干切碎,然后加入6-8倍量的纯净水,混合水煎1-2小时,过滤取滤液,备用;将黑桑葚、罗汉果、核桃仁烘干后混合磨粉,然后向其中加入葵花蜜、黄瓜汁、荷叶提取物、鸡蛋清以及上述备用滤液,充分搅拌混匀,再送入烘烤箱中烤熟,冷却后磨粉。
所述甜味剂为木糖醇,乳糖和淀粉糖浆。
所述酸味剂为苹果酸,柠檬酸。
所述上色剂为红豆沙或者胡萝卜汁。
所述防腐剂为乳酸链球菌素,丙酸钙,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酸奶风味即食休闲豆干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组成原料重量份称取水,酸味剂和甜味剂并放入鼓风浸泡池中,搅拌混合均匀;
(2)按质量份称取白干放入鼓风浸泡池中浸泡15-30min;
(3)按重量份将酸奶、营养添加剂、上色剂和防腐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
(4)将步骤(2)中浸泡调味后的白干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一起放入包装袋中,进行真空包装;
(5)将包装好的豆干放入巴氏杀菌锅中,在80-95℃下进行巴氏杀菌20-30min后,冷却即得。
本发明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伯川,未经陆伯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08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