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型硬化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0337.X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8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恒;王巧;刘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6 | 分类号: | C08J7/046;C09D175/14;C09D7/65;C08L69/00;C08L67/02;C08L33/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郭绍华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化 | ||
一种离型硬化膜,包括支持体及涂布在支持体表面的雾面硬涂层,所述雾面硬涂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的涂布液固化而成: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25重量份~40重量份,光引发剂2重量份~10重量份,流平助剂0.5重量份~3重量份,有机粒子1重量份~10重量份,分散剂0.2重量份~3重量份,有机溶剂40重量份~60重量份。本发明提供的离型硬化膜具有较低的离型力,能够防止广告贴、胶带的张贴,同时涂层具有抗划伤和防眩光的功能,能够用于共享单车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共享单车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保护膜。
背景技术
随着近两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摩拜和ofo为首的互联网共享单车应运而生,它们以操作方便快捷、节能环保、价格低廉、方便了“最后一公里”出行等特点掀起一股不可阻挡的浪潮。据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将近1900万,预测2017年,共享单车市场用户规模将达到5000万。在单车硬件中,用于满足智能锁和GPS定位功能的共享单车供电系统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在单车的车锁装了一个锂电池,通过用户骑车时带动发电机发电,将动能转化为电能,源源不断为蓄电池充电,这样会消耗骑行用户更多的能量;另一种是在车篮子底部垫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在太阳光来发电。第二种方式的成本造价更低,且用户体验感更好,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制造商采用。
然而各种宣传小广告也“盯上了”共享单车的太阳能电池板这一有利载体,但这严重影响了太阳能电池板接收“阳光”,进而影响共享单车的供发电系统,使共享单车的智能锁和GPS定位功能失效。避免这些小广告的张贴,或者使这些小广告容易清除,在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复合一层光学硬化膜是一种快速有效地方法,但如何使光学硬化膜具有优异的性能,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离型硬化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型硬化膜,包括支持体及涂布在支持体表面的雾面硬涂层,所述雾面硬涂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的涂布液固化而成:
所述流平助剂为丙烯酸酯改性的有机硅助剂,硅氧烷结构的分子量占流平助剂分子量的比例为70%~90%;所述有机粒子平均粒径D1为15μm~20μm;所述雾面硬涂层厚度D2为3μm~6μm。
上述离型硬化膜,所述有机粒子平均粒径D1与雾面硬涂层厚度D2关系为10μm≤D1-D2≤15μm。
上述离型硬化膜,所述雾面硬涂层的离型力为1g/25mm~5g/25mm。
上述离型硬化膜,所述离型硬化膜的雾度范围为30%~50%。
上述离型硬化膜,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为官能度6~10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或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
上述离型硬化膜,所述有机粒子为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
上述离型硬化膜,所述支持体为聚碳酸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中的一种,厚度为188μm~50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雾面硬涂层的配方中,通过选择硅氧烷结构的分子量占流平助剂分子量比例为70%~90%的丙烯酸酯改性有机硅助剂和6~10官能度的预聚物,使固化后的涂层具有较低的离型力、较高的硬度和优异的抗划伤性能,一方面能够保护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同时较低的离型力能够防止宣传页的粘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03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陶瓷表面高韧性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微藻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