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示性动态轮重仪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0308.3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1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道恒交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4 | 分类号: | G01G19/04;G01G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69号***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豁口 枢接段 联结框 轮重仪 提示性 纵向运动装置 重量感应器 活塞 工作周期 活塞驱动 提示功能 枢接 牵引 配备 | ||
一种提示性动态轮重仪,纵向运动装置包括:下部框、豁口型枢接段一、豁口型枢接段二、活塞、联结框与足撑;下部框配备于所述重量感应器上;豁口型枢接段一同豁口型枢接段二的两头分别枢接于下部框与联结框上,豁口型枢接段一与豁口型枢接段二的其它两头分别同下部框与联结框运行相连,活塞驱动豁口型枢接段一与豁口型枢接段二来牵引联结框纵向运行。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于过沉的条件下工作周期就降低、没有提示功能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重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示性动态轮重仪。
背景技术
因为以前的动态轮重仪的结构的构建与铜合金材料的约束,装入的随行者、负担的物件的份量太沉,于过沉的条件下工作周期就降低。没有提示功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示性动态轮重仪,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于过沉的条件下工作周期就降低、没有提示功能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示性动态轮重仪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提示性动态轮重仪,包括运行装置B0与纵向运动装置C0;
运行装置B0包括:撑持片B10、联结段B20与钳接臂B30;撑持片B10的边部上等距配备着三对马达一B40,马达一B40的辊子同撑持片B10保持九十度夹角;
纵向运动装置C0包括:下部框C10、豁口型枢接段一C20、豁口型枢接段二C30、活塞C40、联结框C50与足撑C60;
下部框C10配备于所述重量感应器上;
豁口型枢接段一C20同豁口型枢接段二C30的两头分别枢接于下部框C10与联结框C50上,豁口型枢接段一C20与豁口型枢接段二C30的其它两头分别同下部框C10与联结框C50运行相连,活塞C40驱动豁口型枢接段一C20与豁口型枢接段二C30来牵引联结框C50纵向运行。
撑持片B10上配备着重量感应器及同所述重量感应器相连的蜂鸣设备;联结段B20同马达一B40的辊子联动相连,联结段B20联动相连着马达二B50,马达二B50的辊子B51同马达一B40的辊子保持九十度夹角,马达二B50上定位着马达三B60,马达三B60的辊子B61同马达二B50的辊子B51相并列。
钳接臂 130同马达三B60 的辊子B61联动相连。
撑持片B10包括撑持片一B11与撑持片二B12,撑持片一B11同撑持片二B12的周沿分别伸展出三对联结板一B13同联结板二B14,每个联结板一B13等距分布在撑持片一B11的周沿,每个联结板二B14等距分布于撑持片二B12的周沿,撑持片一B11上的三对联结板一B13同撑持片二B12上的三对联结板二B14逐一相应还彼此平整。
撑持片一B11还有撑持片二B12经由若干等距配备的挡片B14相连,撑持片一B11与撑持片二B12间构成中空区域,同冲压构造的撑持片比较;撑持片一B11与撑持片二B12上配备着开口。
联结板一B13同联结板二B14上都配备有定位口,马达一B40稳定配备于彼此平整的联结板一B13与联结板二B14间,马达一B40的辊子透过联结板一B13上的定位口。
足撑C60配备于联结框C50上,足撑C60上偏离联结框C50的壁上配备着若干加固段C61。
加固段C61为交叉状突起,加固段C61为圆台状的突起。
豁口型枢接段一C20包括悬臂一C21与悬臂二C22,悬臂一C21的当间所在同悬臂二C22的当间所在相枢接,悬臂一C21与悬臂二C22的一头分别枢接于下部框C10与联结框C50上,悬臂一C21与悬臂二C22的另一头分别同下部框C10即联结框C50运动相连;活塞C40的曲张部C41同悬臂一C21或悬臂二C22枢接,活塞C40的定位头C42枢接于下部框C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道恒交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道恒交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03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