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力纱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0103.5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5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山山;何韵湘;安志轩;吴海彬;袁彩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2 | 分类号: | D02G3/32;D06B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向薇 |
地址: | 528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力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力纱及其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获取弹力纱,以及对所述弹力纱进行前处理、染色以及后处理;所述前处理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弹力纱;对所述弹力纱进行第一次松筒;对第一次松筒后的弹力纱进行预处理:于80℃~125℃处理5min~40min;对预处理后的弹力纱进行第二次松筒和消弹处理,即可;其中所述第二次松筒的松筒密度为0.2g/cm3~0.35g/cm3。该加工方法能够获得内外层弹力均匀的弹力纱,整个加工过程的流程稳定,有利于弹力纱品质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加工,特别是涉及弹力纱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提高弹力纱的透气性和尺寸稳定性,使其穿着舒适性强,通常在加工过程中对弹力纱进行消弹处理(即适当降低弹力纱的弹性),具体加工流程为:原弹力纱—松筒—消弹处理—染色—脱水—烘干—络筒。
但是,经过消弹处理后的弹力纱,普遍存在筒子内外层弹力纱的消弹效果不一致的情况,造成消弹后的弹力纱张力差异明显,进而使染色获得的弹力纱筒子内外层弹性差异较大,络筒时需要分开络筒,使加工工艺复杂化,或由于弹力差异太大而无法再织布或织造效率低,同时还会造成产品的损耗和品质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弹力纱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弹力纱的弹力均匀性,进而提高弹力纱的织造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一种弹力纱的加工方法,包括获取弹力纱,以及对所述弹力纱进行前处理、染色以及后处理;所述前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弹力纱进行第一次松筒;
对经所述第一次松筒后的弹力纱进行预处理:于80℃~125℃处理5min~40min;
对经所述预处理后的弹力纱进行第二次松筒和消弹处理,即可;其中所述第二次松筒的松筒密度为0.2g/cm3~0.35g/cm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次松筒的松筒密度为0.3g/cm3~0.35g/cm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的方法为:于95℃~115℃处理5min~20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弹处理的方法为:于100℃~140℃条件下处理10min~60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弹处理的方法为:于130℃~140℃条件下处理15min~45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松筒的松筒密度为0.2g/cm3~0.4g/cm3。优选为0.3g/cm3~0.35g/cm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行所述消弹处理前,调整经所述第二次松筒后的弹力纱的含水量为145%~15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力纱的弹力芯材质为莱卡、氨纶、XLA。
本发明的弹力纱的加工方法对弹力纱的颜色并无限定,可以生产色纱、白纱、漂白纱、水煮纱等所有颜色类型。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弹力纱的加工方法加工获得的弹力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弹力纱的加工方法,在松筒和消弹处理之间,先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对弹力纱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再进行一定松筒密度的第二次松筒,由此能够使弹力纱上的张力提前释放,尽量减少接触筒管的弹力纱(内层弹力纱)与外层弹力纱之间的张力差异,并实现弹力纱的初步定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消弹处理,能够获得内外层弹力均匀的弹力纱,整个加工过程的流程稳定,有利于弹力纱品质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01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写生画架
- 下一篇:一种中空氧化锌包覆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