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混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9788.6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1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谢正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正芬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肥 制备 过磷酸钙 硫酸铵 食用菌培养基 磷酸二氢钾 中药组合物 动物粪便 酒糟 微量元素 混合肥 木质素 重量份 污泥 油粕 鱼塘 秸秆 废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肥,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的原料:鱼塘污泥50~55份、酒糟10~18份、动物粪便25~40份、木质素22~28份、油粕12~20份、秸秆20~25份、废弃食用菌培养基5~8份、硫酸铵5~8份、磷酸二氢钾3~7份、过磷酸钙6~10份、中药组合物3~5份和微量元素3~6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混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块根、块茎以及食用地下部分的植物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目前农业防治病虫害及农作物所施化肥,主要是用化学制剂和有毒农药经混合搅拌,施入土壤中或农作物上,年复一年地长期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致使害虫产生耐药性,土壤板结,对水源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另外,目前复合肥料的平均利用率较低,养分损失严重,而且容易对地下水和江河湖泊造成污染;常规肥料一般不易调控各营养释放速率,以使释放速率与农作物吸收肥料的进度同步,所以如果一次施用大量肥料在苗期容易造成烧苗,而往往由于受人力栽培条件的限制,又很难做到多次追肥,从而造成农作物由于缺肥而生长不良。目前氮、磷、钾利用率较低,除了因为一般化肥中所使用的肥料使用速率不好控制外,主要原因还包括氮、磷、钾等元素不能够被植物更好的吸收。因此开发一种具有杀虫效果、利用效率高的肥料是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兼具杀虫改善土壤功效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合肥,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的原料:鱼塘污泥50~55份、酒糟10~18份、动物粪便25~40份、木质素22~28 份、油粕12~20份、秸秆20~25份、废弃食用菌培养基5~8份、硫酸铵5~8份、磷酸二氢钾3~7份、过磷酸钙6~10份、中药组合物3~5份和微量元素3~6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鱼塘污泥、酒糟、动物粪便、油粕、秸秆和废弃食用菌培养基混合均匀,在避光好氧的条件下发酵,发酵温度为60~70℃,发酵时间为 6~8天,得发酵产物;
(2)、将步骤(1)所得发酵产物干燥,与硫酸铵、硫酸钾、过磷酸钙、中药组合物、微量元素按比例粉碎、造粒、筛分,即得所述复合肥。
高温堆肥能有效地杀灭了污泥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卵),实现堆肥的无害化,通过发酵方法将原料中的蛋白质直接分解为氨基酸,制得的肥料含有有益微生物、有机质、腐殖酸,能改善土质,并且复合肥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优选地,所述复合肥的平均粒径大小为3~6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混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复合肥具有:配方合理,成本低廉,生产工艺科学实用,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物,改变土壤板结、透气性差等不良状况,且肥效持久,还具有防虫、驱虫、防病害的效果,尤其适用于块根、块茎植物,能有效地提高块根、块茎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复合肥的一种实施例,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的原料:鱼塘污泥50份、酒糟10份、动物粪便40份、木质素22份、油粕12份、秸秆25份、废弃食用菌培养基8份、硫酸铵 5份、磷酸二氢钾3份、过磷酸钙6份、中药组合物3份和微量元素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正芬,未经谢正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97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化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吸附型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