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底泥就地治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099341.9 | 申请日: | 2017-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1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 发明(设计)人: | 屈佳玉;张云富;范洁;鲁官友;刘琳;侯磊;郭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7 | 代理人: | 郭鸿雁 |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就地 治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底泥就地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发布,在全国范围内黑臭水体的治理已经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尤其是近年来影响比较大的海口、福州等地区。在治理过程中,清淤疏浚出来的河道底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水域的污染底泥数量相当大,且持续不断地产生,如不清理,将逐渐蔓延整个河道水域。可以预计,未来若干年河湖及近海水域综合整治及水环境工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疏浚底泥已成为难以回避的现实。
由于疏浚出来的河湖底泥含水率高、强度低,有时还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其合理的处理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随着城市工业和居民水平的提高,河流、渠道、管道、湖泊、水库以及近海等水域内汇入的污水量逐年增加,这些污水中携带有许多重金属、有机物、N、P等污染物,在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下,一部分污染物沉积到河湖底泥中,造成底泥污染。当采用传统方法对这些疏浚出来的河道底泥进行处理时,底泥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何杀死,以及河道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如何得到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河道底泥就地治理方法,解决了疏浚河道底泥难治理的问题,有效的进行了就地治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河道底泥就地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抽取河道底泥,通过灭活装置对河道底泥进行灭活,杀死河道底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步骤S2,将灭活后的底泥跟辅助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底泥混合物,辅助剂用于调节碳氮比,促进微生物生长,并增大底泥间隙,有助于水的引流;辅助剂至少包括秸秆、锯末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S3,将混合后的底泥混合物注入污泥过滤池内的填料层,放在阳光下静置数天,底泥混合物中的泥水和重金属杂质由于重力向下渗入到填料层,填料层吸附底泥混合物中的重金属杂质,实现过滤,然后排出过滤后的水;
静置数天后,检测填料层上方的污泥的重金属含量;
如果重金属含量未达到国家标准,则返回到步骤S1中,将未达标的污泥,与抽取的河道底泥混合后,再由灭活装置灭活,然后依次经步骤S2-S3处理后,再次检测重金属含量,直到达到国家标准为止;
如果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标准,则将填料层上方的污泥与填料层分离,用于制备植物的培养土。
进一步的,灭活装置至少选用灭菌器、药剂杀毒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选用灭菌器时,灭活调节温度≥121℃,压力≥1.05kg/cm3,灭活时间≥30min;
当选用药剂杀毒设备时,药剂杀毒设备采用向底泥中加入石灰进行灭活,底泥与石灰的比例为1:1~10:1,常温搅拌20min~1h。
进一步的,灭活后的底泥跟辅助剂按照重量比5:1~10:1的比例混合。
进一步的,污泥过滤池的填料层至少由陶粒、煤渣、火山岩、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填料层加入填料的体积为污泥过滤池体积的1/10~1/3。
进一步的,混合后的底泥混合物注入污泥过滤池内的填料层后的静置时间为3~7天。
进一步的,污泥过滤池内的填料层进行定期的更换和清理。
进一步的,污泥过滤池的上部设有填料层,污泥过滤池的下方设有废水收集装置,废水收集装置与水泵连接,用于排除过滤后的水。
进一步的,污泥过滤池采用可移动、可现场拼装结构;到达现场后,现场搭接污泥过滤池;当污泥处理后,清洗拆卸污泥过滤池,打包运输。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灭活装置现将河道底泥进行灭活,杀死河道底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有助于消除河道底泥的臭味,为后续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本发明将灭活后的底泥跟辅助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添加辅助剂的好处是:1)能够调节碳氮比,促进微生物生长,通过微生物消化底泥内的污染物质;2)由于辅助剂采用秸秆、锯末等物质组成的,与底泥混合后,能够增大底泥间隙,有助于水的引流,有利于底泥中的水快速向下渗入到填料层进行过滤中,缩短静置时间,进而缩短底泥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3、本发明的填料层采用陶粒、煤渣、火山岩、活性炭等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利用他们的吸附重金属作用,吸附底泥中的重金属,达到河道底泥治理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物理吸附的治理方式相比利用化学反应治理的方式,更环保,更安全,成本更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93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